在如今卷到飞起的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新品牌想站稳脚跟都难,更别说高端品牌了。可偏偏有个品牌不按常理出牌,它就是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成立刚两年多,9月销量直接干到了24121辆,环比涨了48.3%,同比更是暴涨344.9%,第一次突破月销2万辆大关。这成绩一出来,不少人都在问:比亚迪高端化之路,难道真让方程豹给找到了?
要说方程豹这波爆发,得从今年4月钛3上市说起。当时钛3首月卖了3048台,不算惊艳,但5月就涨到5598台,6月直接单车月销过万,这爬升速度肉眼可见。也正是钛3的成功,让方程豹摸准了一个关键定位——“科技潮品”。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买车可不光看代步需求,更要个性、要科技感,钛3刚好踩中了这个点,也让团队确定了“硬派基因+科技元素”的发展方向,这步棋走得挺准。
现在方程豹的产品线很清晰,分成钛系列和豹系列,各管一摊。钛系列走“科技潮品”路线,用的是承载式车身,主打城市出行,瞄准的是年轻家庭;豹系列则专攻硬派越野,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常说的大梁结构),像豹5、豹8都带三把差速锁和云辇-P系统,越野玩家看了都眼馋。
有意思的是,撑起方程豹销量的主力正是钛系列,两款车占了品牌总销量的70%以上。尤其是9月9日刚上市的钛7,17.98万-21.98万元的售价,定位中大型5座插混SUV,还是品牌首款承载式混动“方盒子”,光这造型就圈了不少粉。
可能有人会问,“方盒子”不都是偏硬派的吗?钛7还真不一样,它把“方盒子”的个性和家用的舒适性捏到了一起。比如空间,它的“得房率”高达70.9%,同级里很少有这样的空间表现,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坐进去也不挤。动力上搭的是比亚迪新一代DM技术,全球首创的全速域轮端解耦技术,两驱、四驱切换的时候几乎没感觉,开着顺畅,还能兼顾省油,市区通勤、周末短途游都够用。
更聪明的是钛7的市场定位,简直是“一车跨三圈”。买车的人里,有的是拿它跟理想L6、问界M7比,有的是对标汉兰达、宝马X3这些燃油SUV,还有些原本看坦克400这类硬派SUV的,也被钛7吸引了。这种“不局限于单一赛道”的思路,一下子把潜在客户群扩大了不少,毕竟能满足多种需求的车,谁不爱呢?
而且钛7的优势还不止这些。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开车的时候能省不少心;“七横九纵”高刚性车身加9个安全气囊,安全感拉满;四驱版电动机综合功率360千瓦,百公里加速才4.5秒,想偶尔“踩一脚”找找刺激也没问题;200km的CLTC纯电续航,日常通勤不用加油,1300km的综合续航,跑长途也不用频繁找充电桩。这些配置堆下来,在同价位里形成了技术壁垒,竞品想复制都难。
其实方程豹的爆发,对整个比亚迪高端化战略来说,都是个关键节点。比亚迪的高端品牌矩阵里,仰望、方程豹、腾势各司其职,原本是想从不同维度突破高端市场,但之前三个品牌都没在销量上实现质的突破,这也是比亚迪高端化一直以来的“痛点”。现在方程豹月销破2万,不仅缓解了这份焦虑,更给另外两个品牌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具体来说,这三个品牌的分工很明确。仰望是比亚迪的“技术门面”,主攻百万级市场,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四电机技术,都是行业顶尖的,它的意义不在于卖多少车,而是帮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圈树立“技术领先”的形象,相当于“拔高天花板”。
方程豹则走“个性化路线”,依托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这些专属技术,主打“个性平权”——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买到有个性、有科技感的车,而不是只有高端豪华品牌才能提供。钛7的热销就证明,“方盒子造型+全能家用”的组合,市场需求其实很大,也让方程豹找到了“个性与实用平衡”的方向。
腾势则聚焦“主流高端市场”,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靠“安全、灵活、舒适”的核心优势,加上易三方、云辇、“天神之眼”智驾这些技术,想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相当于“夯实基本盘”。
这三个品牌形成了一个梯队:仰望定调子,方程豹拓边界,腾势守基本盘。这种“多路并进”的策略,能最大限度降低高端化的风险,也能覆盖更多消费群体,从逻辑上来说没问题,但之前缺的就是“销量突破口”,现在方程豹补上了这块短板。
不过话说回来,比亚迪其实一直不缺好技术,易四方、易三方、云辇这些,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行业亮点,但好技术不等于能做成高端品牌。高端化从来不是“堆技术”这么简单,精准的市场洞察、清晰的产品定位、到位的用户运营,还有渠道建设、服务体验这些“软实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车德钢总结:
方程豹的成功,其实不只是产品和技术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它找对了“方法论”。比如它没有盲目跟风做“伪高端”,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钛3、钛7精准击中年轻消费者的痛点;在渠道和服务上,也跟着销量增长同步升级,避免了“卖得好但服务跟不上”的问题。这种“以技术实现个性平权,以定位打破市场边界,以创新满足用户期待”的思路,才是它能快速起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