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滴滴自动驾驶再次登上热搜。当天,公司宣布获得D轮融资,融资总额2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州广花基金、广汽集团等。据悉,这笔钱将用于加大AI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推动L4级自动驾驶在更多场景落地。
当前,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赛道内卷激烈。除滴滴外,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等企业日前均公布了2025年量产计划。业内观察,从财务模型角度,预计Robotaxi有望在未来三到四年实现整体业务的盈亏平衡,实现企业的自我造血,或许这也是地方国资积极“跑步入场”的关键所在。
十年前即涉足自动驾驶领域,技术积累同时须关注数据收集是否合规
从参投方的角度来看,北京和广州国资基金的加入,为滴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背书。
地方国资为何对滴滴自动驾驶青睐有加?在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看来,L4自动驾驶技术是下个十年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将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效率与体验。滴滴自动驾驶在AI、量产及运营三个关键领域上已有近十年的积累,将始终坚持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在积极探索新型就业空间的同时,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发展,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事实上,早在2016年,滴滴就开始了自动驾驶的规划,并建设了自动驾驶研发团队。
当年,滴滴联合创始人张博组建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团队,专攻L4级自动驾驶系统,开启了滴滴自动驾驶的初步业务探索。2019年8月,团队正式升级为独立公司,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产品化以及商业化落地。业内观察,这种从内部孵化到独立法人实体的路径,在国内出行平台里并不罕见,但滴滴走得比较快也比较系统,其不仅有技术研发基础,也开始同步搭建运营、调度、用户接入等配套能力。
2020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面向公众推出载人测试服务,开始让普通用户在受控示范区域体验Robotaxi服务,随后在北京、广州等地也陆续开展示范运营。2023年8月,滴滴将智能电动汽车资产出售给小鹏汽车前后,更为清晰的未来布局,才明显转向了Robotaxi和无人驾驶卡车等领域。
为了能够商业化运作,滴滴自动驾驶率先提出并实践了“混合派单”模式:乘客在滴滴App发单时可以选择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出行方式,平台根据乘客的起终点是否在自动驾驶运营区来智能匹配自动驾驶车辆或人工驾驶车辆。2025年以来,滴滴自动驾驶在北京和广州开启了全场景、全无人测试,无人车在早晚高峰、深夜、骤雨等复杂出行场景中表现稳定。这些数据表现也为企业顺利实现融资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虽然作为网约车平台头部企业,滴滴在数据资源上拥有额外优势。但在2022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处人民币80.26 亿元罚款,同时还对其董事长兼 CEO 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 万元罚款的事件。处罚集中在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等层面,经历过此次“敲打”,在数据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上,滴滴势必将更加谨慎。
新赛道吸引头部企业国内外正面硬刚,能否规模化商业落地是最大看点
实际上,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滴滴出行并非一家独大。
这两年,国内Robotaxi行业激烈竞逐。除滴滴外,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等企业均公布了2025年量产计划。9月17日,哈啰宣布,旗下Robotaxi业务获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这是哈啰6月正式官宣进军Robotaxi赛道后,获得的又一轮融资。
此前,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造父智能作为三方合作公司,其合作模式被解读为“资源互补”,其中,蚂蚁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宁德时代输出技术,哈啰则贡献其在出行领域积累的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行业规模化运营已经初见端倪。滴滴、哈啰等企业均计划在2026~2027年实现万辆级部署,覆盖多城市并探索个人用户市场。中信证券预测,成熟运营后,Robotaxi的市场空间将显著放大,对现有出行平台的财务影响预计偏正面。
不仅是国内正面硬刚,国内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早已经积极开启国内外并行发展的策略。
今年3月,文远知行方面披露,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截至今年5月,小马智行称已在中国、美国、韩国、卢森堡等国持有Robotaxi牌照。
而作为一项新兴技术,Robotaxi得以大规模落地的关键,与整车制造成本和后端运维成本持续降低显著相关。
如祺出行CEO蒋华就曾公开表示,Robotaxi赛道已经进入比拼落地能力阶段,“能否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决定玩家们是否有资格在这个赛道走下去。”
10月9日,《时代》公布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无人驾驶技术在列。作为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典型应用,其因安全性和规模化落地前景获全球关注,萝卜快跑、谷歌Waymo、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无人驾驶“三大家”竞争激烈。
在业内看来,Robotaxi有望通过提升单车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扩大网约车市场渗透率。而国资此时战略入股,也为头部玩家们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比如说,在一些城市推广无人车运营项目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政策上的障碍,国资就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渠道,帮助涉事企业解决这些问题,让项目更快地落地实施。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