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的直播间里,陈华莉正对着镜头讲解启源Q07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语速平稳却满含热情。自2024年3月加入长安汽车至今,她带着跨界转型的勇气,用2000多小时的直播时长,完成从“行业新人”到“直播尖兵”的蜕变,赢得长安汽车第二十三届技术技能运动会营销主播技能一等奖的荣誉。
跨界:在“陌生赛道”里啃下硬骨头
此前深耕地产直播的她,早已习惯“1对1精准引导客户”的节奏,可汽车直播完全是另一番场景 —— 镜头前动辄数千名观众同时在线,弹幕里此起彼伏的“续航多少”“智能配置怎么用”“对比优势在哪”,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盲区”的压力。“刚开始直播时,经常遇到没人互动的情况。好不容易有观众提问,背得滚瓜烂熟的产品参数有可能因慌神而卡壳,紧张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不服输的狼性,让她没有选择退缩。为了吃透每一款车型,她把参数手册缩印成“口袋笔记”反复背诵;为了摸清观众喜好,她连续回看公司资深主播的直播录像逐帧研究;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她只要碰到工程师就会追问技术原理。
当第一次独立完成启源A07的专场直播时,她已不再纠结于“参数细节”,而是试着把卖点拆成生活场景:给家庭用户讲 “后排空间能放下儿童安全座椅”,给年轻用户聊“手车联动, APP可远程控制空调”。一场直播下来,观众停留时长翻了一倍,互动弹幕突破 5000 条。“从知道‘说什么’到明白‘怎么说’,我花了整整三个月,直到看见观众留言‘被你说动心了,明天就去看车’,瞬间觉得所有努力都值了。”
破局:在“突发考验”中显真章
INFJ型人格的细腻与坚韧,在陈华莉身上形成了奇妙的融合 —— 既能沉下心打磨细节,也能在突发状况前稳住阵脚。今年3月,一场原定20分钟的“启源Q07工程师路跑对话” 直播,意外遇到了长达1小时的堵车。观众耐心逐渐流失,工程师也因等待略显疲惫,现场气氛一度降到冰点。
“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直播冷下来。”陈华莉迅速调整思路,对着镜头笑着说:“堵车也是难得的机会,咱们正好跟工程师聊聊,平时没机会细讲的研发趣事。”
紧接着,她向工程师抛出即兴问题:“您在调校A07的底盘时,有没有遇到过‘反复推翻重来’的情况?”“这款车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在雨天、雾天这种复杂路况下,有哪些特别的安全设计?”
漫长的等待变成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深度对话,直播结束时观众留存率不仅没降,反而因“真实、接地气”的内容收获了一波好评。“那场直播后我才明白,长安主播不只是‘产品讲解员’,更要成为‘现场控场者’—— 越是突发状况,越要拿出底气。”
攀登: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
2025年9月,长安汽车第二十三届技术技能运动会启动。陈华莉犹豫过,可骨子里的好胜心让她最终决定报名参赛。“我想试试,这一年的积累沉淀,到底能不能经得起考验。”
备赛的一个月里,她开启了“连轴转”模式:白天完成日常直播,晚上留在直播间继续打磨备赛内容。为了应对“随机产品讲解”的考核,她把长安启源在售车型重新梳理,做成“卖点思维导图”,睡前还会在脑子里“模拟直播”,想象观众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了提升控场能力,她特意找同事扮演 “挑剔观众”,模拟“质疑产品质量”“拿竞品压价”等场景,训练自己的应变速度。
比赛当天,当抽到“启源 A07 冬季续航实测”的讲解题目时,陈华莉没有慌 —— 她结合之前参与“极寒直播”的经历,不仅讲清了续航数据,还分享了“冬季用车开空调不耗电的小技巧”,甚至主动提起“大家担心的电池衰减问题”,用研发团队的测试数据打消顾虑。最终,她凭借“专业度、应变力、感染力”的综合优势,一举拿下一等奖。
“拿到证书时,我没觉得骄傲,反而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现在的她,除了做好日常直播,还主动承担起“新人带教”的任务,把自己总结的话术技巧、控场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队里的新人主播。
望着直播间滚动的弹幕,陈华莉感受到对长安汽车和自己源源不断的认可。未来,她将朝着“直播+运营+短视频”的新媒体全链路人才迈进,用新媒体营销技能助力长安汽车不断向新向上,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贡献力量!
上一篇:京东宣布造车?是真造还是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