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发小去提车,回来路上他就拍大腿后悔。本来预算够买个中配舒舒服服,结果4S店销售一顿吹“高配才有面儿”“这些配置以后肯定用得上”,脑子一热多花了两万多。现在开了仨月,他跟我说一半的高配功能连按键在哪都没搞清楚。
说实话,买车这事儿真不能被“高配”俩字绑架。咱普通家庭买车图的是实用省心,不是买一堆花里胡哨的摆设。我见过太多人买车时冲着高配清单买单,最后用到报废都没碰过几次那些功能。就说最常见的这三个配置,纯属中看不中用的典型。
第一个必须吐槽自动泊车。当初销售给发小演示的时候,那叫一个溜,对着狭窄车位三下五除二就停进去了,看得发小眼睛都直了。结果他自己第一次试的时候,在小区楼下折腾了快二十分钟,最后还是自己手动停进去的。后来才发现,这功能挑车位挑得厉害,线画得不清晰不行,旁边车停得歪一点也不行,下雨天摄像头一模糊更是彻底歇菜。
我记得有次跟他去商场,地下车库车位挺紧张,他说试试自动泊车“露一手”。结果系统识别半天,好不容易开始动了,突然“嘀嘀”报警停住了,吓得我俩赶紧下车看,离旁边车也就几厘米距离。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碰过这功能,用他的话说:“还不如我自己练十分钟停得稳,纯属占地方的噱头。”
然后是座椅通风/加热的低配版。别误会,不是说这俩功能没用,而是很多车的低配高配差几千块,就多了个“半吊子”的座椅功能。我表哥那车就是,当初为了座椅加热多花了八千,结果加热慢得离谱,冬天坐上去得等十分钟才有点温度,还只热屁股底下一小块,后背照样冰凉。
夏天想靠通风降温更别提了,那风量小得跟蚊子扇翅膀似的,开半小时还不如开窗户吹两分钟来得痛快。关键是这功能还特别费电,开久了仪表盘续航都往下掉。有次我俩跑长途,他开着通风,半路还得关了省点电生怕到不了服务区。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真想有这功能,后期加装个靠谱的也就几千块,比原厂的半吊子好用多了。
最后一个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车载娱乐系统。什么超大尺寸中控屏、车载KTV、车联网游戏一堆功能,销售说“全家出行都能玩”。结果呢?中控屏大是大,反应慢得像老年机,点一下等三秒才出反应,导航的时候想切个路线都急得人冒汗。
车载KTV就用过一次,还是刚提车时新鲜劲没过试了试,麦克风音质差得要命,回声大到根本没法唱,后来那俩麦克风就扔后备箱积灰了。车联网更是坑,第一年免费,第二年开始每年就得交几百块服务费,其实能用的功能也就听个歌、导个航,手机热点一开全搞定,犯不着花这冤枉钱。
其实吧,买车最该看重的是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才是决定车好不好开的关键。那些所谓的高配配置,很多都是车企用来拉高差价的“幌子”。我认识个在4S店待过的朋友,他说他们内部买车,几乎没人选顶配,都是中配为主,够用又划算。
上次跟他聊天还说,有个客户买了顶配车,开了三年卖二手车,跟同车型中配的差价才几千块,当初多花的几万块直接打了水漂。你说这图啥呢?
真心劝打算买车的朋友,去看车的时候别被销售带着走。把那些高配配置列出来,一个个想清楚“我真的会用吗”“不用这个功能影响开车吗”。别为了一时的面子或者虚无缥缈的“实用性”多花钱,省下的钱加油、保养不香吗?
你们身边有没有人买新车被高配坑过?或者觉得哪些配置是真的没用?评论区说说,让准备买车的朋友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