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产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深耕”,售后服务尤其是质保体系的创新,成为车企突围的关键切口。2025年10月18日,东风本田“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产品在全国多城同步发布,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服务战略的升级,更在汽车行业服务模式迭代、用户价值重构的进程中,投下了一枚具有风向标意义的石子。
行业变局:从“卖车”到“用户全周期运营”的逻辑跃迁
中国汽车市场历经数十年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超2800万辆,但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市场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时代。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而质保服务作为用户购车决策的关键考量与用车体验的核心触点,其模式创新直接影响品牌在存量市场的竞争力。
传统质保体系多以“3年/10万公里”为行业惯例,这种短期保障在用户长期用车需求面前逐渐显露短板。一方面,动力总成作为车辆核心部件,其维修成本随车龄增长而上升,用户对长期保障的诉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需通过服务创新强化品牌粘性,对冲新势力带来的用户分流压力。东风本田此次推出的“伴终身”计划,正是锚定这一行业痛点,以终身质保的服务深度,重新定义燃油车、混动车用户的全周期价值。
东风本田“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并非简单的服务叠加,而是一套基于技术自信、用户洞察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其核心亮点在行业维度具有多重借鉴意义。
动力总成系统(发动机、变速箱、混动/插混车型动力蓄电池)是车辆故障维修成本最高的部件集群。“伴终身”计划将质保范围精准覆盖这些核心部件(易损耗件除外),既体现了东风本田对自身动力总成技术可靠性的底气,也切中了用户“怕大修、怕贵修”的核心痛点。对比行业内部分品牌仅针对单一车型或短期促销的质保升级,东风本田“全系燃油/混动/插混车型覆盖”的策略,展现了对全系产品品质的绝对自信,也为行业树立了**“全品类、核心件、终身保”** 的服务标杆。
“购车即赠、续保即赠、到店购买”三种获取路径,构建了覆盖新客、老客的完整权益体系。其中,“续保即赠”针对车龄3年或10万公里内的车辆,通过连续2年续保即可免费激活权益,这一设计巧妙地将用户续保行为与终身质保绑定,既提升了用户粘性,又为经销商渠道的售后服务注入活力。在行业普遍面临存量用户流失的背景下,这种**“以服务锁客、以权益留客”** 的模式,为盘活存量用户池提供了可行路径。
从“故障车辆到店”到“专业检测诊断”,再到“确认保障范围”和“免费维修”,“伴终身”的权益兑现流程清晰透明。这种“去套路化”的服务设计,契合了当下用户对**“简单、高效、可信”** 服务体验的追求,也在行业中树立了售后服务“标准化、透明化”的范本。
行业影响:从“产品竞争”到“生态竞争”的服务升维
东风本田“伴终身”计划的推出,在汽车行业服务领域引发的连锁反应,或将推动整个行业从“产品硬件竞争”向“用户生态竞争”的深层变革。
东风本田敢于推出终身质保,背后是其动力总成技术的深厚积淀。CR-V、思域搭载的发动机20万公里磨损率仅为竞品的三分之一,i-MMD混动系统全球400万用户且电池电机大规模故障为0——这些技术数据是“伴终身”计划的底气来源。这启示传统车企:服务创新必须以技术实力为根基,唯有先做好产品,才能在服务端释放更大价值。
长期以来,“终身质保”多为豪华品牌或新势力的营销噱头(且多附加严苛条件),用户对此类服务的信任度有限。东风本田“全系覆盖、核心件保障、无过度限制”的终身质保,将极大教育市场,让用户意识到“终身质保”可成为购车决策的常规考量维度。这种认知重塑,将倒逼更多车企在服务端加大投入,最终推动行业服务标准整体提升。
在“伴终身”计划的冲击下,汽车行业服务生态或将加速分化: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和体系能力,可构建“终身服务生态”,进一步巩固用户粘性;而缺乏技术积淀和服务体系的品牌,将在这场服务升维战中逐渐掉队。未来,“服务能力”将与“产品力”并列为车企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从“卖车”向“卖车+卖服务+卖生态”的模式转型。
结语:服务革命的“本田样本”与行业未来
东风本田“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的推出,是中国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典型缩影。它不仅是一次企业层面的服务升级,更是对行业服务模式的一次探路——证明在存量市场竞争中,以用户全周期价值为核心的服务创新,将成为车企穿越周期的关键能力。
从“开不坏的本田”到“保终身的本田”,东风本田的服务进化,映射出汽车行业的时代命题:当产品同质化加剧,唯有在服务端构建差异化壁垒,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持续领跑。而“伴终身”计划所代表的服务革命,也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从“产品提供者”向“用户终身伙伴”的角色转变,最终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逻辑与用户价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