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奇瑞飘了?尹同跃放豪言:2030冲刺万亿市值
创始人
2025-10-22 20:41:31
0

历经21年,奇瑞汽车终于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紧接着,董事长尹同跃便提出了一个更具挑战的目标。

“我们力争2030年过万亿。”尹同跃近日的这番表态,意味着奇瑞在翻越“上市”这座大山后,已经站在了下一段更陡峭的攀登起点上。

要实现这一目标,奇瑞规划了三条增长路径:巩固传统整车业务、拓展机器人等智能产业、构建“人-车-生活”生态。每条路径都充满挑战,尹同跃肩上的担子并未因上市而减轻,反而更加沉重。

“芜湖市370多万人一贯支持奇瑞发展,我们必须回报这座城市。”这份对芜湖的承诺,让万亿目标超越了商业追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市圆梦,万亿目标成新命题

2025年9月25日,是奇瑞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欢庆时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历经21年的漫漫上市路终得圆满。

上市首日,奇瑞收盘价31.92港元,总市值达1840.9亿港元,与吉利汽车市值基本持平。

资本市场的认可,源于其业绩的扎实支撑。据奇瑞集团披露,2024年集团营收达4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一年净增1500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奇瑞延续强劲增长势头。

然而,即便是如此辉煌的成绩,面对万亿目标也显得压力不小。要理解这一目标的分量,可以参照9月份刚出炉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在该榜单中,营收超过1万亿元的企业仅有15家(榜单以2024年营收作为入围标准),这些公司主要是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大型国有银行这样的巨头。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中国车企的营收达到万亿级别。作为对比,在2025年中国500强榜单中,营收最高的车企比亚迪排名第26位,其7771亿元的营收与万亿目标之间仍有超过2200亿元的差距。

奇瑞要在2030年达成万亿营收,未来6年需保持年均13%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在汽车行业增速放缓、新能源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绝非易事。

另一方面,上市在带来资本助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奇瑞将自身置于更严格的市场监督之下。对于奇瑞的管理层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坚持长期技术投入和满足短期市场预期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上市成功只是一段新征程的起点。当“万亿营收”成为下一站目标时,尹同跃与奇瑞面临的考验才真正升级。

三条增长曲线,通向万亿营收

面对万亿挑战,奇瑞的破局思路是打造“三条增长曲线”。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不能只依靠单点突破,而是要依靠围绕用户价值构建的体系化能力释放。

“我们首先要做好第一条增长曲线,也就是整车业务。”奇瑞汽车常务副总裁、执行董事张国忠在创新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奇瑞已形成层次分明的品牌架构:奇瑞面向大众市场;星途承担高端化使命;与华为合作的智界,聚焦智能电动赛道;iCAR面向年轻用户,以“风格越野”的个性化定位打开市场;捷途深耕“旅行+”细分领域,并向硬核越野拓展;开瑞则专注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稳步增长。

国际市场是整车业务的另一增长极。奇瑞计划以7个自主品牌征战全球,并布局高端品牌以精准满足不同区域需求。此外,奇瑞还借鉴外资车企入华模式,通过技术输出与平台授权,让海外品牌搭载奇瑞技术,形成“自主出海”与“技术输出”双轮驱动的格局。

而在新能源领域,尹同跃曾坦言,奇瑞“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1999年,奇瑞便启动新能源技术布局,2010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QQ3EV,但因路线选择谨慎与资源分散,未能把握市场爆发初期的机遇。

2022年启动“瑶光2025”战略后,企业全面提速,鲲鹏混动系统热效率达到领先水平,纯电平台陆续落地。2024年,奇瑞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230%,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2025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77%的高增长率。

这一强劲势头的背后,是奇瑞持续扩大的技术储备。在近期举办的创新大会上,奇瑞集中展示了多项领先技术:助力G700成功横渡长江的方舟水陆系统、刷新汽油机热效率纪录的鲲鹏天擎、高安全长寿命的犀牛电池、更加高效实用的灵犀智舱、持续进化的猎鹰智驾等。这些技术构成了奇瑞持续向上的“弹药库”。

在整车业务的基础上,奇瑞将机器人业务视为奇瑞的“第二增长曲线”。

“汽车本身就是一台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尹同跃对跨界造机器人的解读,为奇瑞的跨界布局写下战略注脚。在他看来,汽车与机器人在感知、规划、控制等底层技术上高度同源,机器人业务并非“跨界冒险”,而是奇瑞智能化战略的自然延伸。

这一判断成为奇瑞第二条增长曲线的核心逻辑。目前,奇瑞已布局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飞行汽车及L4级RoboCar等多个领域,旗下墨甲机器人已从构想落地为实际产品,具备产品讲解、多语言互动、自主任务执行等能力。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在行动恰是最佳时机。”墨甲机器人总经理张贵兵表示,未来将以“实用技术+真实场景+人类助手”为方向,构建车机协同架构,打造多形态产品矩阵。

奇瑞的愿景,在于凭借其在汽车行业积累的标准制定经验、质量控制体系和成本控制优势,推动机器人的普及,让智能终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这条曲线虽短期内难见规模收益,但一旦成型,或将成为奇瑞突破汽车行业天花板的关键。

万亿营收不能只靠卖车,还要靠用户生态的深度绑定。奇瑞的第三条增长曲线,聚焦于“人车生活”的全场景生态构建。其核心是打破“一锤子买卖”的传统模式,围绕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通硬件、软件与服务的全链路。

在硬件层面,奇瑞将提供定制化改装、周边产品等延伸服务;软件层面,通过智舱系统的持续迭代,提供娱乐、办公、出行等场景化服务;用户运营层面,则通过社群运营、体验活动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

这一生态的构建,旨在形成从车辆购买到使用全周期的价值闭环,使奇瑞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

写在最后:

冲刺万亿营收,奇瑞面临多重挑战: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机器人等新业务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生态构建更需长期投入。

尹同跃的信心,则来自于奇瑞二十余年的体系力积累——从“小草房”起步,到掌握全产业链技术;从单一品牌,拓展至多品牌、多赛道布局,始终坚守“技术立企”的根基。

上市已成过去,更艰巨的攀登就在眼前。对奇瑞而言,这份跨越商业范畴的目标,最终需要用行动向芜湖与用户兑现。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新华乐育AI书房助力南宁高新区... 5月8日,南宁高新区教育局教研室在南宁市吉兴路幼儿园,组织开展2025年“深化智慧教育平台创新应用 ...
在榕台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 中新社福州10月25日电 (记者 闫旭)由福州市台联主办的“烽烟淬魂 共铸中华”——纪念台湾光复80...
爱奇艺又出“王炸剧”!一口气看... 凌晨两点刷完《命悬一生》最后一集,我盯着屏幕上“南方密林” 的字幕发呆 —— 这剧哪是悬疑剧,分明是...
《依依向北风》要不是俞乐山被抓... 电视剧《依依向北风》一生要强盛雪竹实在太难了,因为她的性格导致她吃了不少苦,比如去知青办学习的时候,...
推荐ISO体系认证专业公司,深... 深圳佰斯特咨询:ISO体系认证的靠谱之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ISO体系认证对于企业的发展至...
芯驰科技E3650正式量产,2... 10 月 24 日,全场景智能车芯引领者芯驰科技宣布,其E3系列MCU旗舰产品 E3650 已正式进...
原创 从... 自从马斯克加入白宫之后,欧洲对特斯拉的抵制达到了高潮,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都快被国产...
1057汽车智能大会在南京路启... 金秋十月,魔都上海迎来一场智慧出行的盛宴。10月24日至26日,备受瞩目的1057汽车智能大会将在有...
双11不再只是网购节,车企如何... 又是一年双11降至。曾几何时,这个起源于电商平台的购物狂欢节,已悄然渗透到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领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