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汽车创新技术展(SAECCE 2025)在重庆科学会堂举办。其间,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创智”)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头部低轨卫星运营商等公司共同发布了“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据悉,这是汽车行业内首个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
“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发布现场。
所谓“车路云一体化”,即为车端、路侧和云端智能协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中汽创智车路协同项目组总监司胜营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传统的自动驾驶依赖车辆传感器,视野存在盲区,而“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通过路口部署的智能化路侧单元,将红绿灯状态、路口穿行的行人、被遮挡的来车等关键信息实时发送给车辆,再通过云端算力驱动,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高效。“明确‘车为终端、路为延伸、云为中枢、星为链接’的定位分工,通过天地协同破解复杂环境运行难题,从而推动智能汽车从 ‘单点智能’ 迈向 ‘全域全场景’生态,这也是应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竞争的关键布局。”司胜营说。
中汽创智车路协同项目组总监司胜营。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表示将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持共建可信数据空间。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开幕式上重磅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也明确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的时间表——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开始进入市场。
“未来的出行生态将呈现全新面貌。”司胜营称,未来的出行生态将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包括平面汽车、低空飞行汽车及航空器等有机组合。同时,未来汽车将与社会、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和人的生活深度交融,构建立体全方位的三维系统,实现各种场景的深度整合。“这也是未来汽车产业重点追求的目标。”
尽管发展迅速,车路云一体规模化商业化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司胜营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不同系统之间如何实现高效连接。“这涉及到通信技术、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需要交通部门、车企、城市管理部门、通信运营商等多方协同配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子黎 发自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