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小鹏汽车的工商变更消息,何小鹏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执行董事变成了经理、董事,不少人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内部有变动?”,毕竟新能源车企的高层调整总容易被过度解读。
不过小鹏汽车副总裁很快就出来澄清了,这事其实特简单:新公司法实施后,已经没有 “执行董事” 这个职位了,统一改成 “董事”,属于合规性调整,实质权力没变化。刚好上周小鹏新总部启用要更新地址,就顺便把这些信息一起改了,压根不值得专门说一声。
比起职务那点文字变动,小鹏 10 月 20 日启用的新总部才真是重头戏。何小鹏发朋友圈说 “创业往往从搬家开始,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标志性的腾飞”,这话倒是挺实在。这新总部在广州天河智慧城,总投资 40 亿,光建筑面积就快 40 万平,还带 8 万平的公园,外观是 “X” 造型,一眼就能认出是小鹏的地盘。
内部配套更是齐全到像个 “小城市”:2 万平的餐厅有 400 多种餐食,还有专门的妈妈食堂,连医院、理发店、健身房都配齐了。更关键的是,这里不只是办公地,还整合了自动驾驶、AI 大模型研发和飞行汽车的相关业务,能让不同团队多交流,加速技术落地。这布局看得出来,小鹏是想把这里打造成智能出行的研发核心。
其实只要看看小鹏最近的业绩,就知道没必要纠结职务那点事。9 月份交付了 41581 辆新车,同比涨了 95%,环比也涨了 10%,直接创了历史新高。2025 年前九个月累计交付更是突破 31 万辆,同比增幅高达 218%。三季度实际交付 116007 辆,同比增长 149%,营收也超了市场预期。
业绩爆发背后是技术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何小鹏说 2025 年完成了智能电动化平台升级,拉开了技术代差,这话不是空谈 —— 小鹏的毛利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负数飙升到 15.3%,汽车利润率也到了 8.6%,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确实在变强。
上半年营收 340.9 亿元,同比增长 132.5%,增长势头很猛。不过目前还没完全盈利,分析师对估值也有分歧,有人看好技术潜力,有人担心亏损和竞争压力。
截至 10 月 27 日收盘,小鹏股价 81.35 港元,市值 1551 亿港元,资本市场对它的态度还算稳定。作为连续创业者,何小鹏带着小鹏从初创公司做到现在的规模,这次总部乔迁和职务调整,更像是企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常规操作。
总的来说,何小鹏的职务变更就是个顺应法规的小调整,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变动。反而新总部启用、业绩爆发、利润率改善,这些才是小鹏当下最该被关注的点。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真刀真枪的比拼还是靠产品和业绩,这种常规的工商更新,看看就好,不用过度解读。接下来就看小鹏能不能靠技术优势,把现在的增长势头保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