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新社研究所:保时捷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遭遇严峻挑战。营业收入269亿欧元,同比下滑6%;净利润仅1.1亿欧元,同比暴跌97%,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管理层指出利润异常下滑主要源于五大原因:产品战略调整的特殊费用、中国市场环境挑战、电池活动“一次性”支出、组织变革费用,以及美国进口关税增加。其中,战略重组相关总成本预计将达约31亿欧元,仅关税一项就损失约7亿欧元。
受三季度营收和成本费用增加的影响,公司单车毛利率降至13.2%,创今年新低,且首次被特斯拉(15.4%)反超。这一指标较保时捷以往18%以上的毛利率水平显著下滑,显示其溢价能力正受到挑战。
面对全球关税和电动化的背景下,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区销量仅3.2万台,同比下跌26%,成为下滑最严重的市场。中国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和燃油车豪华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保时捷造成明显冲击。
保时捷已宣布从“全面电动化”战略回调,转向内燃机、插混、纯电三线并举。这一战略调整伴随着巨额重组成本。受此影响,保时捷及母公司大众集团双双下调2025年盈利预期。
十周后,现任CEO奥博穆将交棒给来自法拉利、专注混动技术的迈克尔·莱特斯。领导层变更与战略调整同步进行,为保时捷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新变数。随着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和电动化转型成本高企,保时捷正面临品牌定位与盈利模式的双重考验。
截止发稿(25年10月28日),保时捷欧股股价报每股47.65欧元,年内跌幅20%,市值缩水近433亿元。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来自“车市号”入住作者,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网上车市及智电出行,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网上车市及智电出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