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把家里的燃油车换成了纯电动车,满心期待着能省下一大笔油费。在市区开了一个月,电费确实只有之前油费的三分之一,我还得意地跟朋友炫耀电车的经济性。
但上个月因为工作需要跑了几趟长途,结果让我大跌眼镜——高速上的电车,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么省钱!
刚开始买电车时,我算过一笔账:我的燃油车在城市里百公里油耗大约8升,按现在8.5元/升的油价,每公里成本差不多0.68元。而电动车百公里电耗15度,用家充0.6元/度,每公里成本还不到0.1元。
这样算下来,电动车每跑一百公里就能省下将近50元,一个月跑1500公里就能省700多元。这笔账任谁看了都会心动。在市区开车,电车起步快、噪音小,下班堵车时再也不用心疼怠速耗油,体验确实很棒。
问题出在高速上。第一次跑长途时,我按照习惯规划了充电站,但在服务区快充桩充电时,价格让我愣住了——每度电要1.8元,是家充的三倍!
这还不算,我发现电动车在高速上的电耗也大幅增加。官方标称续航600公里,实际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续航打了七折,也就400公里出头。 而克服空气阻力所需的功率会随速度增长而大幅增加,时速120公里时所需功率约为60公里/小时的4倍还多。
一趟500公里的高速跑下来,电费花了近150元。 而同级别的燃油车,高速油耗低,全程油费也就200元左右。
高速服务区充电不仅贵,还耗时。快充从30%到80%至少要半小时,如果遇到排队,等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而燃油车加油不过五分钟,加上服务区休息时间,也比电车快得多。
我发现自己开电车跑高速时,总是不自觉地关注电量续航,不敢放开跑。速度一上去,电耗就猛增,不得不降低车速来省电。而那些燃油车车主则轻松地从旁边飞驰而过。
有研究表明,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电耗会增加30%-50%,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这意味着长途旅行中,你不得不增加充电次数,进一步延长了行程时间。
经过这几次高速经历,我算是明白了:电车不是不省钱,而是要看使用场景。
如果你主要在城市代步,有家充条件,电车的经济性毋庸置疑。但如果你经常跑高速、跑长途,电车可能并不比油车省多少,甚至可能因为更高的保险费用和保值率问题,总体成本反而更高。
我的朋友是插电混动车主,他的策略就很有参考价值:市区用电,高速用油。短途通勤完全用电,跑长途时直接切换混动模式,这样既能享受电车的低成本,又避免续航焦虑。
如今我客观看待我的电车了。它在城市里是我的省钱利器,但跑高速时,我会提前做好规划,避开高价充电时段,合理安排行程。车没有完美,只有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