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越
能
效
炼钢厂炼钢车间以“能效创标杆”“卓越能效”为抓手,紧紧围绕降低工序能耗目标,多维度梳理能耗降本增效项目,成立了降低精炼电耗攻关团队,能耗控制能力持续提升,9月炼钢工序电耗降本达181万元。
Part.1
双轮驱动|破解“等待损耗”制约
炼钢厂以炼钢准时化生产智能管控系统为抓手,全面梳理各工序的时间流管控,对生产过程每个步骤、每个环节辅助时间、等待时间的浪费开展大数据分析,找问题,成立攻关小组开展改善。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钢包从转炉出钢到连铸接钢的转运效率,是制约整体流程效率的关键环节。
为此,炼钢车间聚焦生产效率提升,以“缩短出钢结束至连铸开浇流程时间”为核心目标,通过天车周转提效、精炼操作提质双轮驱动,出钢结束至连铸开浇的平均流程时间成功压缩2.8分钟,实现流程时间压缩与电耗降低的双重突破。
Part.2
操作提效|锻造精炼“精准功”
精炼环节作为转炉与连铸的“中间枢纽”,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上下工序生产节奏,严重时甚至造成生产异常中断。
前期,通过对标行业先进,炼钢厂精炼时间同比存在精炼时间较长、精炼电耗较高、生产节奏较慢等问题。对标分析发现,受“炉机匹配”、生产节奏控制、温度控制等因素影响,造成精炼电耗成本同比高。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车间从岗位技能提升切入,聚焦钢水成分微调、氩气搅拌强度控制等核心操作,通过炉长研修、操业会、操作现场辅导等培训,使员工操作熟练度大幅提升,解决质量与精炼时间矛盾这一久攻不下的难题。
目前,精炼电耗不断下降,同比降低8.46kwh/吨,同时钢水成分一次命中合格率提升7%以上,实现精炼环节“又快又稳”新局面。
Part.3
构建体系|生产模式创新突破
为进一步降低精炼电耗,炼钢车间开展技术攻关,推行“单精炼+动态匹配”生产组织模式,配合准时化生产系统、钢包加盖,实施精炼声呐化渣改造,电极智能调节等,提高LF炉生产力,加快LF炉生产节奏,促进电耗的降低。
另外,将精炼电耗纳入“周周比”竞赛、“炼钢好汉”评比、建立“能耗异常炉长名单”等,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同时通过每班操业会,班长每班分析精炼时间,超时原因分析改善;通过精炼炉长研修会,指标完成好的炉长上台分享经验,完成差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目标等。通过竞赛,班组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平均电耗持续降低。
炼钢车间
持续深耕精细化管理
以技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
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