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P橙柚青
2025年11月9日,安哥拉客户代表团抵达重庆瑞斯莱福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斯莱福”,国际品牌“Ruisilaifu”)工厂,完成对LKL品牌轮胎的实地考察并现场下单2个40尺集装箱订单。此次合作标志着瑞斯莱福在非洲市场的深耕战略再获突破,其“技术适配+场景化服务”模式持续赢得海外客户信赖。
安哥拉客户此行源于对瑞斯莱福在非洲市场口碑的长期关注。作为西非重要经济体,安哥拉对轮胎的需求集中于高载重、抗撕裂性能突出的产品,以应对当地热带雨林气候与砂石混合路况的挑战。考察期间,客户在副总经理梁桂强的陪同下,深入参观了瑞斯莱福位于重庆长寿区的现代化工厂,重点考察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质量控制流程及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
瑞斯莱福技术团队向客户展示了自主研发的“耐磨抗撕裂橡胶配方”与“智能胎纹设计技术”。前者通过优化橡胶分子结构,使轮胎寿命较普通产品提升30%;后者则通过计算机模拟路况,精准计算胎纹深度与排列方式,显著增强排水效率与抓地力。针对安哥拉雨季湿滑路面,LKL品牌特别设计了胎纹排水槽宽度较常规产品增加20%的定制化轮胎,有效降低打滑风险。客户代表表示:“从样品测试到订单确认仅用72小时,样品性能一次性通过测试,这体现了瑞斯莱福对非洲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此次订单的达成,得益于瑞斯莱福在非洲市场的深厚积累。公司此前为突尼斯沙漠路段设计的定制胎、索马里基建专用胎等明星产品复购率达82%,其“一国一策”场景化服务模式已获市场验证。安哥拉客户未进行实地验厂,而是直接参考瑞斯莱福在刚果(金)、几内亚等国的项目实测数据签约。瑞斯莱福董事长梁大兵透露:“我们为客户提供了突尼斯矿业运输项目的全周期数据报告,并邀请其技术团队通过视频会议参与生产全程监督,这种透明化合作模式打消了客户的顾虑。”
技术实力方面,瑞斯莱福已建成国家级实验室及智能制造生产线,拥有15项注册商标及1项专利,并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SGS国际认证。2025年10月,公司全系列摩托车轮胎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覆盖越野胎、载重胎、子午线轮胎及半热熔轮胎等全品类的认证企业。此外,瑞斯莱福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5000万元研发新能源两轮车轮胎与自修复内胎技术,目标将售后成本降低30%。
安哥拉订单的落地,进一步巩固了瑞斯莱福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瑞斯莱福对非出口额预计突破3亿元,覆盖13个非洲国家,累计交付超220个集装箱。为应对非洲市场从“价格战”向“综合服务战”的转型,公司计划在非洲设立20个区域服务中心,提供本地化仓储、维修及技术培训服务。目前,已在科纳克里、拉各斯等地完成试点,通过培训当地技师掌握自修复内胎更换技术,将售后成本降低30%。
梁桂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7年进入非洲轮胎品牌前五强,让‘中国智造’轮胎跑遍非洲大陆。”此次安哥拉订单的达成,不仅为瑞斯莱福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注入强劲动力,更彰显了中国轮胎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从“技术跟随”向“价值创造”转型的实力。
瑞斯莱福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摩托车轮胎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服务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业内专家指出,其“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生态体系的构建,为西南制造业提供了“技术差异化+供应链创新”的出海范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瑞斯莱福将持续深化与非洲伙伴的合作,以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
此次安哥拉订单的签约,既是瑞斯莱福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轮胎品牌迈向高端市场的又一力证。未来,瑞斯莱福将以欧盟标准为基准,推动全产品线向美国DOT认证、日本JIS认证等国际标准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轮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