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参考网shuahuang
豪能股份(603809)11 月 5 日晚间抛出重磅融资方案: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上限达 18 亿元,其中 13 亿元将精准投向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占比高达 72.2%,剩余 5 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既加码主业又优化财务结构的双重意图清晰可见。
作为一家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近二十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豪能股份此次大额募资背后,是业务扩张与负债规模同步增长的现实图景。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公司负债总额持续攀升,分别达到 26.01 亿元、30.60 亿元、31.95 亿元和 31.79 亿元,连续三年末突破 30 亿元关口,负债压力不容忽视。不过,伴随业务规模的稳步扩大,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也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报告期内营收分别实现 14.72 亿元、19.46 亿元、23.60 亿元及 18.95 亿元,净利润则为 2.114 亿元、1.820 亿元、3.218 亿元及 2.655 亿元,整体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对于业绩的波动,豪能股份给出了明确解释:2023 年尽管营收因业务增长实现提升,但受折旧摊销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不及预期以及财务费用上升等多重因素拖累,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下滑;而 2024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化效应带动毛利率优化,叠加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收入持续扩容,再加上长期股权投资实现减亏,三大利好共振推动经营业绩快速反弹,展现出多元业务布局的抗风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负债规模维持高位的同时,豪能股份并未缩减分红力度,反而保持了慷慨的现金分红政策。数据显示,公司最近三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最近三年累计未分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33.53%、43.20% 和 39.85%,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 2.78 亿元,对应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 2.38 亿元,分红比例高达 116.49%,超预期的分红力度凸显了公司对股东的回馈诚意。
公开资料显示,豪能股份成立于 2006 年,2017 年 11 月登陆 A 股市场,专注于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公司加速向高端制造领域延伸,智能制造能力成为重点强化方向,此次 18 亿可转债募资中逾七成投向相关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落地。
就在募资方案披露前数日,豪能股份已率先布局航空航天领域的智能制造。10 月 31 日公司公告称,为推进航空航天业务板块发展,拟对全资子公司成都昊轶强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增资 3000 万元,专项用作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资本金,此举与此次可转债募资的智能制造方向形成呼应,标志着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深化。
资本市场对此次募资方案的反应相对平淡,截至发稿,豪能股份股价微跌 0.60%,报 13.26 元 / 股。对于这家负债超 30 亿元却毅然拿出 13 亿元加码智能制造的企业而言,此次融资能否助力其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航空航天零部件两大赛道实现突破,后续业绩增长能否持续消化负债压力,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