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算账:他花15万买的电车,三年才开了1.5万公里,卖车时才发现比同价位油车多亏了2万。“省下的油钱还不够填贬值的坑”,他苦笑着说。
在电车大势所趋的今天,我可能要泼一盆冷水:对低里程用户来说,电车未必是经济选择。别看每公里电费才几分钱,但买车多花的钱、更高的保险费以及电车更快的贬值速度,可能让你反而亏了。
表面上看,数据确实诱人。电车每公里电费约0.08-0.3元,而油车则需要0.5-0.8元。如果一年开1万公里,电车电费最多也就3000元,而油车油费却要5000-8000元。
但很多人忽略了购车时的差价。同级别的电车普遍比油车贵3-5万元,即使算上购置税减免,初始投入依然高出不少。
这笔多花的钱,对低里程用户来说,可能十年都开不回来。
更现实的是保值率。油车三年保值率普遍在55%-65%,而电车只有40%-50%。也就是说,一辆15万的油车三年后还能卖9万左右,而同等价位的电车可能只能卖7.5万。
为什么一年开不到1万公里的用户更适合油车?关键在于电车的电池有“日历寿命”。
即使你开得再少,电池也会随着时间老化,一般8-10年就可能需要更换,费用高达5-13万元。
我认识一位老张,三年前花15万买了辆纯电车,结果三年只开了1.5万公里。卖车时他的车残值只剩7万,而同事同期买的同价位油车还能卖9万。他省下的油费不到9000元,却多亏了2万卖车款。
电车保险费也比油车高20%-50%,这对低里程用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一年省下的油费,可能刚好只够补保险的差价。
当然,这不是全盘否定电车。如果你有家充桩、主要在市区代步、追求科技感,电车还是很香的选择。
但假如你充电不便、偶尔需要跑长途、或者计划3-5年就换车,油车可能是更务实的选择。
混动车型或许是个折中的方案。短途用电、长途用油,没有续航焦虑,适合那些既想省油钱又担心充电问题的用户。
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需求。车子是代步工具,不是投资产品。盲目跟风买电车,可能只是为了“省油”而花了更多的钱。
有人会问,那究竟开多少公里电车才真正划算?业内测算的一个临界点是每年至少1.3万公里以上——相当于每天通勤35公里。这时候,电车每公里0.1元的成本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未来十年,油电共存仍是常态。选车不是站队,而是选择最适合生活的那把钥匙。 你的车子一年跑多少公里?是选择了油车还是电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用车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