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12缸汽车
近期,海关统计的10月汽车出口数据,已经公布。据悉,10月份汽车出口82.8万辆,同比增长42%,增速依旧明显;1-10月累计出口651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5万辆,增幅高达104%。
比亚迪领先,特斯拉第三
具体到车企来看,新能源方面,10月份比亚迪出口80108辆,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势头强劲。
在插混这一块,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拥有比较高的地位,而在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下,自主品牌的插混成为出口的热门。如此,比亚迪占尽先机。
奇瑞位居其后,新能源出口40816辆,事实上,奇瑞的出海之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在传统燃油车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的情况下,奇瑞要把自家的新能源汽车卖出去并不难,40816辆的成绩对于奇瑞而言应该不算太佳。
在中国生产,然后销售到其他国家,成为了多个品牌的操盘思路。10月,特斯拉出口35491辆,据了解10月特斯拉的整体批发量为61497辆,这就是说如果出口了35491辆,那么中国国内市场则卖了2.6万辆左右。
新能源走出去,两极分化
据乘联会分析,“从海外体系建设上看,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出口占比较高,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51%,江铃福特CKD出口占比18%、智己汽车CKD出口占比7%、比亚迪CKD出口占比6%,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上看,长城汽车、江铃福特、智己汽车、比亚迪汽车等企业都表现很优秀”。
从长远来看,车企与车企间在海外的竞争,会随着海外体系建设的成熟与否,开始出现分化。而就目前的情况,已然拉开差距。
10月份,长城汽车和宝马合作的光速汽车出口2822辆,吉利汽车和奔驰合作的智马达汽车出口1396辆,前段时间因“212翻车”事件爆火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出口1250辆,更有早期以“老头乐”为主的领途汽车,出口了853辆。
和比亚迪、奇瑞、上汽等主流的车企相比,这些汽车品牌实际上在国内的市场表现马马虎虎,多余的产能,唯有以出口而消耗。不过,过低的品牌影响力和主流车企相比,在销量上还是形成一定两极分化。
随着中国加速新能源的转型,未来中国车企基本都会以新能源为主,出口的车辆新能有也将是主角。那么,在海外的市场,究竟谁能最终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