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激光雷达的应用跃迁:从驰骋公路到赋能万物
报告共计:35页
激光雷达行业发展报告核心总结
激光雷达作为高精度感知的关键传感器,正实现从“功能件”到“安全件”的转型,成为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的核心赋能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在技术定位上,激光雷达是三维空间建模的核心组件,能通过主动发射激光脉冲生成厘米级精度点云信息,弥补摄像头对光照天气敏感、毫米波雷达轮廓识别不足的缺陷。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仍是行业主流,多数车企通过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协同,实现全天候、高可靠的环境感知,满足智能驾驶对安全冗余的核心需求。2025年1-8月,单颗主激光雷达方案在搭载车型中占比高达97.1%,补光雷达进一步完善近距离感知网络。
市场层面呈现“量升价平”格局,价格通缩接近尾声。芯片集成化推动成本大幅下降,头部厂商通过自研芯片实现关键部件成本降低70%-80%,主流ADAS激光雷达价格已下探至200美元以下。销量方面,2025年1-8月装车量达156.8万颗,渗透率稳定在10%左右,20-25万价位车型成为销量主力,10-15万元车型已具备“可买可配”条件。高阶智驾推动单车配置量提升,L3级车型普遍配备4-5颗,L4级Robotaxi单车配置达7-10颗,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机器人成为第二增长引擎。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有望替代传统方案,2031年相关市场规模预计达158.7亿元人民币。服务、工业、巡检等各类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推动全球机器人领域3D激光雷达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增至10.91亿元。
竞争格局上,国内企业后发先至,马太效应显著。2023年国内厂商占据全球车载激光雷达88%的市场份额,禾赛、速腾聚创、图达通、华为构成行业“四巨头”,2024年CR4接近100%。头部企业双线发展,禾赛连续7个月市占率第一,2025年上半年总交付量同比增长276.2%;速腾聚创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8.2%,成为新增长极,其机器人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ADAS产品。
激光雷达凭借技术优势、成本优化与多场景拓展,正从车载智驾核心传感器向万物感知终端演进,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激光雷达行业核心数据汇总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