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吓唬人,前几天福建那事儿你们听说没?一个大哥喝了点酒骑电动车回家,被交警拦下,最后C1驾照直接给吊销了。他自己都懵了,我骑的是电动车啊,又不是汽车,凭啥动我的驾照?
说实话,换我我也得闹明白。后来法院判了,说罚得没毛病。你猜为啥?原来他骑的那电动车,根本不算非机动车,是实打实的机动车范畴。这就有意思了,俩轮子的,看着跟普通电动车没区别,怎么就成机动车了?
我特地去问了交警队的朋友,他说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特别乱,尤其是路边那些用来出租的,十辆里有三辆可能都超标。你别光看它长得小巧,关键看重量和速度——整车超过55公斤,最高时速能跑到25公里以上,电池电压大于48伏,满足一样,它就不是电动自行车了,得算“电动摩托车”。
电动摩托车那可是机动车啊!你拿着C1驾照开这个,就等于无证驾驶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我记得交规里写着,这种情况轻则扣9分罚200,要是再沾点酒,直接吊销驾照没商量,还得等五年才能重考。
特别是出去玩的时候,景点门口、地铁站旁,总有那种扫码就能租的电动车,颜色花里胡哨的,租金还便宜,一小时才几块钱。好多人想着方便,扫了码就骑走,根本没想过这车子合不合规。
我上次去海边旅游就差点踩坑。同行的姐妹说租个车逛方便,我都扫码了,手刚碰到车把突然想起这事儿,赶紧让老板拿合格证看。你猜怎么着?那老板支支吾吾半天掏不出来,说“都是正规车,放心骑”。我才不信这套,扭头就走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要是当时没多那心眼,说不定假期没玩好,驾照先没了。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咱们考C1驾照的时候,教练没教过电动车还分这么多种类啊。大部分人都觉得,只要是俩轮子的电动车,随便骑,哪知道这里面全是坑。
其实吧,想分辨也简单,就看车上有没有“电动自行车”的标识,再看看合格证上的参数,重量、速度、电压都标得清清楚楚。要是老板不给看,或者说“丢了”“在公司”,那绝对有问题,别租就对了。
还有更气人的,有些人被查了还跟交警掰扯,说“我哪知道这是机动车”。可法律不管你知不知道,只看事实。就像厦门那大哥,他说自己不知道电动车超标,法院照样判他输,因为确认车辆性质是驾驶人的义务。
我身边还有个同事,去年在大学城租电动车去办事,被交警拦下。那车子看着特别普通,结果检测出来时速能到30公里。最后扣了9分,罚了500块,他当月全勤奖都给扣没了,别提多郁闷了。
真的,真的别心存侥幸。现在交警查这个特别严,尤其是在景区、商圈这些租车集中的地方,经常有专项检查。你以为省了几步路,万一被查,驾照没了是小,要是出了事故,保险都可能拒赔,那才是真的麻烦。
刚才忘了说,就算你骑的是合规电动自行车,也别喝酒。有个朋友没喝酒,骑超标车被扣了分;还有个朋友喝了酒,骑合规车也被处罚了。这俩红线,碰哪个都不行。
出门在外,图的就是个安心。不管是租车还是自己买车,先把车子的底细搞清楚,总没错。别等驾照被吊销了才追悔莫及,那时候说啥都晚了。
你们有没有租电动车的经历?有没有遇到过看着不对劲的车子?我估计好多人都没注意过这些细节,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