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茹 编辑|殷为
11月10日,岚图汽车第30万辆整车—岚图泰山在岚图云峰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岚图成为国内首个达成30万辆规模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的今天,岚图汽车用一组数据引发了市场关注:从20万辆整车到30万辆整车下线,仅用7个月。2025年前7个月毛利率攀升至21.3%,2025年前10个月交付量同比猛增82%。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一个央企背景的新能源品牌正在以独特的“岚图模式”重新定义市场竞争规则。
30万辆下线:央国企的速度与质量统一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的关键时刻,岚图汽车的成长轨迹颇具研究价值。2021年8月首款车型岚图FREE交付,到2024年4月达成10万辆,再到2025年4月突破20万辆,并在2025年11月实现30万辆下线,岚图汽车用持续加速的“岚图速度”证明了央企在新能源赛道同样可以跑出加速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速度不仅仅体现在产销规模上,更体现在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岚图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年前7个月实现盈利,是行业内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现金流转正最快的新能源车企。这种“有质量的增长”打破了业界对“央企只重规模不重效益”的刻板印象。
从市场表现看,岚图FREE+和岚图知音组成的“SUV双子星”产品矩阵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岚图FREE+上市即成为20-30万元新能源SUV销量冠军,岚图知音上市首月便问鼎华系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岚图梦想家,在2025年10月以单月6632辆的销量蝉联10月高端MPV销量冠军。
这种精准的产品定位能力,凸显了岚图对细分市场的深刻理解。
岚图泰山:技术突破与品牌向上的担当
作为岚图第30万辆下线的战略车型,岚图泰山承载着品牌冲击50万级豪华市场的重任。这款集成了华为ADS Ultra智能驾驶、鸿蒙座舱5.0、华系首搭的三腔空气悬架等核心技术的豪华SUV,是岚图五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者。
从产品力看,岚图泰山具备与外资豪华品牌正面竞争的实力:“大境天成”的设计理念融合东方美学精髓,“山海万象”的座舱设计营造出独特的驾乘体验,通过岚图自研的岚海智能超混技术实现纯电续航350km、综合续航超1400km的性能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岚图泰山是华系首款搭载三腔空气悬架的自主品牌车型,过往该悬架多配备于百万级别豪华车型。三腔空气悬架搭配EDC魔毯功能与双向16°后轮转向,为用户提供极致平稳与舒适的同时,保留清晰路感与精准操控。
岚图泰山将在11月18日上市,新车已经陆续发运全国门店。
从市场意义看,岚图泰山如在50万级市场站稳脚跟,将直接助力岚图“央国企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定位的达成。这一价格区间过往由奔驰、宝马、奥迪等外资品牌主导,岚图汽车的突破将为中国品牌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高质量支撑:技术、制造与经营的三重优势
岚图汽车的差异化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技术布局的深度和广度。从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到天元架构,从岚海智能超混到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岚图汽车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截至今年9月20日,岚图汽车的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拥有专利1668件,其中发明专利1141件,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企。在智能制造方面,岚图汽车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将既有旧产线转化为新能源产线,改造成本不足新建工厂的十分之一,时间缩短一半。目前,岚图汽车两大生产基地平均63秒即可下线一台车,这种制造效率为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经营质量上,岚图汽车坚持健康度优先的发展模式。其毛利率从2022年的8.3%稳步提升至2025年(前7个月)的21.3%,这一数据超过了不少造车新势力。这种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源于岚图汽车在提升效率、创造价值方面的系统性优化。
在运营模式上,岚图坚持从toB向toC转型,通过压缩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赋予一线团队更大自主权。这种体制机制改革使得岚图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决策、灵活应变。同时,岚图汽车建立“用户效率目标结果”方法论,将市场表现作为核心考核指标,持续推动组织进化。
赴港上市:资本赋能与全球布局的新阶段
10月2日,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赴港上市进入实质性阶段。若能顺利登陆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岚图汽车有望借助国际资本力量,让自身发展提速。
对于定位高端的岚图汽车而言,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为技术研发和规模扩张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出海战略奠定基础;三是通过资本市场倒逼企业治理结构优化,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岚图的上市选择在资本市场对造车项目日趋谨慎的背景下及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这表明其对自己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信心。在,
岚图模式的范式价值与未来展望
岚图的发展路径为央企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其成功不仅在于产销量的增长,更在于实现了体制机制、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
在体制机制上,岚图探索“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融合模式,既保留央企的体系优势,又吸收互联网企业的灵活机制;在技术路线上,坚持全栈自研与开放合作并重,既掌握核心技术,又借助行业最优资源;在商业模式上,通过用户直达重构价值链,实现从制造向服务转型。
岚图的实践表明,央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同样可以建立竞争优势。其关键是找到传统优势与新兴需求的结合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组织活力,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价值重构。
随着东风汽车向年度新能源100万辆目标发起冲刺,岚图作为排头兵的角色愈发重要。30万辆下线只是起点,岚图需要在新阶段解决更多挑战:如何持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如何在智能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如何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平衡,这些都是岚图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从行业视角看,岚图的实践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补贴退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车企需要从追求规模转向提升质量,从技术驱动转向用户价值驱动,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构建。岚图的“高质量增长”模式,或许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岚图的实践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岚图速度到岚图模式,从30万辆到新征程,岚图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篇章。(数据来源:岚图汽车招股说明书、灼识咨询报告等)
#最霸气华系SUV岚图泰山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