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驾照拿到手后,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实习期内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独自上高速是不可以的。我们认为,实习期内的驾驶员,技术都不太好,毕竟刚拿到驾照,开车还不熟练。经过一年的练习后,技术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也就过了实习期。
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存在这种情况,就是驾照拿到手后不开车,有人都换成10年有效期的了,一次车都没开过。那这种情况只看驾照,他都成为老司机了。但要是真开车上路,都不一定会开了。所以就有这样的疑问,驾照实习期,按开车公里数算是不是更合理呢?
对于那些不开车的人看似是合理的,但从整体来看并不是很合理。实习期的核心目的有两个,把车的各种操作练习熟练,然后是让我们经历足够多的路况和场景,提升驾驶经验,对于常见的情况可以轻松应对。驾校里就学那么几天,看似考试都过了,但投机取巧的成分比较大。
比如最难的倒车入库和侧方位停车,都是看点打方向的。教练告诉我们,到了那个点打死方向,到了哪个点回方向,多练习几次就可以考试通过。但实际上路可没那么多点,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靠自己对车辆的操作熟练度,和空间感知,没人告诉我们方法,靠自己去摸索。
在以前,考了驾照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开车,并且刚拿到驾照,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还很愿意开,感觉比较新鲜。只是现在考驾照的人多了,成了必备技能了,不管平时需不需要开车,大家都考一个,才会出现有驾照不开车的情况。
无论如何,按照一年的时间来计算还是最合理的。一方面来说,公里数不好统计,到底开不开车没人知道。开车又不一定很固定,可能出现今天开自己的车,明天开公司的,开朋友的,没法统计公里数。总不能每次开车前都拍视频打卡吧,这样的话中途换了驾驶员也不知道啊。
另一方面,按照公里数统计还有弊端,因为每个人经常跑的路况不一样。就算开够一万公里,要是天天只跑同一条通勤路,全是宽敞的平路、没红绿灯、没行人,那跟没怎么练也没啥区别。有的人开高速多,路况也不复杂,开一万公里可能也就三四个月。有的人开市区多,堵车、红绿灯、行人多,开一万公里可能要两年。要是按公里数,开高速的人很快就能转正,但他们可能没怎么在市区开过,遇到复杂路况还是新手。
而开市区的人得开两年,反而更吃亏。要是按一年算就不一样了,不管你开什么路,都能在一年里接触到不同的场景,高速、市区、郊区、乡村路,慢慢适应各种路况。并且,还能经历四个不同的节气,经历夏天暴雨天,经历冬天雾霾天、大雪天。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想成为老司机,这都是要历练的,这样转正之后才能应对各种情况,这才是公平的。
我认为,实习期就是在给新手驾驶员的一个提醒,贴实习标志,会始终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是新手。这样开车会更加小心谨慎,不会觉得驾照到手了,自己挺厉害,开始飘了,胡乱开车。设定一个期限,主要靠驾驶员自己自觉遵守,并没有严格惩罚不遵守规定的人。比如有人不贴实习标,也没听说谁被处罚了。
所以说,不管按时间算,还是按公里算。如果没怎么开车,但已经转正了,自己心里面要有数,自己还是一个纯新手,比刚拿到驾照时还要小心。估计拿到驾照两三年不开车,基础的操作都会忘记。此时虽然过了实习期,但还是要当实习期一样对待。平时找没车的地方练习,上高速找老司机陪同,该贴上实习标志的继续贴上,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