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车年检这事儿,最近身边开电车的朋友聊得挺多,最扎眼的就是新增了个充电温度监控——说白了,充电时电池温度要是飙到60℃以上,直接就判故障,年检过不了。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琢磨,这温度怎么测啊?后来问了下做汽修的发小才知道,不是拿个温度计瞎捅,是接专用设备读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连充电前、充电中、充电后的温度变化都能盯得明明白白。他还跟我吐槽,前阵子帮客户测过一辆开了三年的国产电车,夏天中午充电时,温度一度冲到58℃,吓得客户赶紧拔了枪,“这要是明年年检,再高点就完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规定太严了,不就是温度高一点吗?你是没见过电池过热有多吓人。我邻居去年夏天就遇到过一次,开着车跑了趟高速,到服务区就赶紧找充电桩补电,刚充了十分钟就闻着一股焦糊味,仪表盘直接跳高温预警,后来拖去4S店检查,说是电池包的散热风扇坏了,再充几分钟真有可能出大事。
4S店的技师当时就跟他说,电车电池这东西娇贵得很,平时看着没问题,高温状态下充电,内部电芯很容易鼓包,搞不好就是短路起火。你别说,我后来查了下相关的新闻,去年全国发生的电车起火事故里,有三成都是充电时温度失控导致的,这么一看,年检加这个项目还真不是没事找事。
不过话说回来,怎么才能避免充电时温度超标啊?我那发小给了几个实在招,不是什么高深理论,都是老车主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夏天充电别选正午太阳直射的时候,找个有阴凉的充电桩,或者干脆等傍晚天凉了再充;冬天倒还好,但要是刚开了长途,别马上就充电,停个二十分钟让电池歇会儿,散热降降温再充。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充电器千万别瞎换。我之前见过有人原装充电器丢了,图便宜买了个杂牌子的,充电速度是快了,但电流不稳定,很容易让电池温度飙升。发小就修过这种车,电池管理系统都被充出故障了,换一套花了小两万,“原装的再贵也比换电池划算啊”。
对了,不同品牌的电车,好像温度控制能力也不一样。我表哥开的进口电车,去年夏天在户外充电,温度一直稳定在45℃左右;我另一个同事的合资电车,同样环境下就冲到52℃。后来问了厂家客服,说是不同车型的散热设计不一样,有的是液冷,有的是风冷,液冷的确实稳一些,但日常保养也得跟上,比如定期清理电池包的进风口,别让灰尘堵了。
有朋友问,那老车怎么办?开了四五年的电车,电池性能下降,会不会一充电就超标?我特意问了车管所的朋友,他说只要电池没出现过严重故障,平时保养到位,一般问题不大。实在担心的话,年检前可以去4S店做个电池健康检测,花个百八十块,有问题提前修,总比年检时卡壳强。
我还想起个事儿,去年冬天我开朋友的电车去乡下,那边的充电桩是露天的,风刮得呼呼的,充电时温度一直上不去,才12℃,当时还觉得充电慢,现在想想,低温虽然充得慢,但至少不会超标。反而夏天是重灾区,尤其是南方的梅雨季,又热又潮,充电时散热更费劲,更得留心。
其实说到底,这个新增的年检项目,看着是给车主添了道坎,本质上还是逼着大家重视电池安全。现在开电车的人越来越多,安全这根弦真不能松。我那发小就说,最近来店里做电池保养的车主明显多了,都是奔着明年年检做准备的,“提前检查总比半路掉链子强”。
你们身边要是有开电车的朋友,也可以提醒下这事儿。对了,有没有人遇到过充电时温度过高的情况啊?都是怎么处理的?或者有什么降温的小妙招,评论区聊聊呗,让大伙也学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