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术语看懂世界模型:从日常预测到自动驾驶
创始人
2025-11-13 12:39:08
0

一、输入输出定义世界模型:本质就是猜下一幕

如果用一句话说清世界模型是什么,其实特别简单:它就是根据已经看到的画面,猜到接下来会出现的 画面。这里的 画面不只是眼睛看到的图像,还包括耳朵听到的声音、身体感受到的震动,甚至汽车传感器捕捉到的距离、速度 —— 只要是人和机器能感知到的任何信息,都能成为它的 素材

举个生活里的例子: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主角正站在悬崖边,身后有人悄悄走近。这时候你不用等剧情推进,就能猜到接下来可能会有人推主角,或者主角会转身发现对方(比较年长的读者也许会回忆起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或者大于生命的赌注》电视剧)—— 你大脑里其实就有一个 世界模型,根据之前看到的剧情、人物关系,预测了下一幕的走向。

机器的世界模型和这一模一样,只是它的眼睛耳朵是传感器、摄像头,它的 记忆是数据。比如:

给它看一段小朋友滚皮球的视频,前 10 帧是皮球从手中落下、在地面滚动,它能 到第 11 帧皮球会继续往前滚,而不是突然停下或飞到天上;

给它输入汽车行驶时的传感器数据:当前车速 60 公里,和前车距离 50 米,前车刹车灯亮了,它能 到下一秒的情况:前车会减速,两车距离会缩短

甚至给它听一段音乐,前半段是哆唻咪发嗦,它能根据旋律规律,到后半段可能出现的音符组合。

核心逻辑就是:输入过去的信息(前一帧或多帧数据),输出 未来的信息(下一帧或多帧预测)。这些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图像、声音、文字、速度、距离,只要是能被记录下来的感知数据,都能被世界模型用来做预测。

自动驾驶中世界模型的居中位置,来自网络

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都依靠世界模型的预测能力来提前决定行动,这和人类的行为模式是一样的。人类开车不是碰撞后才刹车,那就晚了,而是根据预判来刹车。

而且世界模型的预测不是瞎猜,就像你猜电视剧剧情是基于之前的情节,机器的预测是基于它看过的海量数据。它从无数类似的场景中总结规律:皮球落地会滚动”“刹车灯亮了会减速”“音乐旋律有起伏规律,再用这些规律去猜新场景的下一幕。

二、世界模型和神经网络的区别:神经网络是世界模型的工具

经常会把世界模型和神经网络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的关系就像导演演员”—— 演员是实现导演想法的工具,而导演才是掌控全局、预判剧情的核心。

先说说神经网络是什么。简单讲,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能力超强的工具。它就像一个演员,你让它看 1000 皮球滚动的视频,它能学会 出一个滚动的皮球;你让它听 1000 首流行歌,它能模仿着 一首新歌;你让它分析 1000 刹车灯亮的场景,它能认出 刹车灯亮了这个信号。

给神经网络看一张刹车灯亮了的图片,它能告诉你 这是刹车灯亮了,但它不知道 刹车灯亮了之后会发生什么

让它画一个滚动的皮球,它能画出和之前看过的类似的画面,但如果皮球前面有个台阶,它不知道皮球滚到台阶会掉下去,可能还会画成继续往前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深层的图像或者动画不真实

所以世界模型经常被比喻成盗梦空间或者是梦境他的运算是在梦境(自我想象)中持续演化,实现预测功能。

盗梦空间是世界模型的比喻,来自海报

世界模型不一定具备物理真实性的,所以现在具身智能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构建满足现实物理约束的世界模型

从学术上讲,世界模型经常被比喻为一种自编,带有Time shift.的自编,从当前的自我状态回归到以后或者以前的自我状态。

简单总结:神经网络是实现世界模型的工具,世界模型是用这个工具 做预判更高一层模型。没有神经网络,世界模型就像没有演员的导演,没法处理具体的信息;但没有世界模型,神经网络就像没有导演的演员,只会模仿,不会思考未来。

三、各种特型世界模型

很多人会想:能不能造一个大一统的世界模型,让它既能猜电视剧剧情,又能猜皮球滚动,还能猜汽车行驶、做饭炒菜?理论上可能,但现实中根本做不到 —— 就像没有人能同时成为医生、律师、厨师、运动员的顶尖高手,世界模型也需要 术业有专攻

为什么不能有全能世界模型?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不同场景的规律差异太大。猜皮球滚动只需要知道重力、摩擦力;猜汽车行驶需要知道 交通规则、车辆性能、行人行为;猜做饭需要知道 火候、食材搭配、烹饪时间。这些规律完全不互通,一个模型要学完所有规律,需要的 data 量比全世界所有视频、文字、传感器数据加起来还要多,根本存储不下、训练不完。

第二,不同场景的预判需求不一样。猜电视剧剧情可以允许 猜不准,哪怕猜错了也没关系;但猜汽车行驶必须 精准,差一点就可能出事故;猜做饭可以 灵活一点,多放一分钟调料也能吃,但猜工业生产的流程必须 严格按时间来。这些不同的需求,导致模型的设计方向完全不同。

所以现实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特型世界模型”—— 也就是专门针对某一个场景设计的世界模型,就像各行各业的 专业人才。常见的特型世界模型有这些:

视频生成世界模型:专门猜视频的下一幕。比如你给它输入 一个人在画画的前 10 秒视频,它能生成接下来 20 秒的画画过程,包括手的动作、画笔的移动、画面的变化。它的核心规律是 视觉连续性动作合理性,比如 手不会突然穿过画笔”“画线条会从左到右连贯移动

音乐生成世界模型:专门猜音乐的下一段。你给它输入一段钢琴曲的前半段,它能续写后半段,保持旋律、节奏的一致。它的核心规律是 乐理规则风格统一,比如 大调音乐通常比较欢快,小调音乐通常比较忧伤”“古典钢琴不会突然出现摇滚的电吉他声

游戏世界模型:专门猜游戏的下一个状态。比如在赛车游戏里,它能根据你当前的车速、方向、赛道弯道,猜到 接下来如果不减速,会冲出赛道;在射击游戏里,它能根据敌人的位置、移动方向,猜到 敌人接下来会躲到障碍物后面。它的核心规律是 游戏规则玩家行为习惯

工业生产世界模型:专门猜生产流程的下一个步骤。比如在汽车组装厂里,它能根据当前的组装进度、零件位置,猜到 接下来需要安装车门;在化工厂里,它能根据当前的温度、压力、原料比例,猜到 接下来反应会产生多少产品。它的核心规律是 生产工艺物理化学反应规则

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特型世界模型的共同点是:都专注于一个狭窄的场景,把这个场景的规律学深学透,从而实现精准预测。

可能有读者会问自动驾驶世界模型跑哪儿去了?下一节专门讨论。

四、自动驾驶世界模型

在所有特型世界模型里,自动驾驶世界模型是最严格的一种—— 因为它的预测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它就像汽车的 预判大脑,时刻根据路况信息,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开车决策提供依据。

1.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核心:猜 路况的下一秒

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等,这些传感器会每秒收集几十甚至上百帧数据:当前车速 50 公里,和前车距离 40 米,前车没亮刹车灯,右侧车道有一辆摩托车正在靠近,前方路口是绿灯,还有 3 秒变红灯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工作图,来自网络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数据翻译成场景,再根据场景规律,猜下一秒、下两秒的情况:

  • 基础预测:前车会保持当前速度行驶,3 秒后路口变红灯,前车会在停止线前刹车

  • 风险预测:右侧摩托车速度比本车快 10 公里,可能会试图超车,需要留出安全距离

  • 突发预测:路口右侧有个行人正在张望,可能会突然横穿马路,需要减速警惕

这些预测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模型从千万小时的驾驶数据中总结的规律:绿灯快结束时,前车通常会减速”“摩托车超车时会靠近前车”“行人在路口张望时,大概率想过马路。模型把这些规律记在 脑子里,遇到类似场景就自动套用,做出预判。

而且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预测有两个极端要求:

第一,必须在毫秒级内完成预测。汽车每秒行驶十几米,哪怕慢0.1 秒,都可能错过避让的机会。所以它不能像视频生成模型那样慢慢计算,必须 瞬间给出答案

第二,容错率极低。如果预测错了行人不会横穿马路,但实际上行人穿了,就可能导致车祸;如果预测错了 前车不会刹车,但实际上前车刹了,就可能追尾。所以它的预测准确率必须接近 100%,哪怕是万分之一的错误,都要想办法避免。

2. VLA 模型:本质是 带语言逻辑的自动驾驶世界模型

很多人会把VLA 模型和自动驾驶世界模型分开看,但其实 VLA 模型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世界模型 —— 它的核心还是 猜下一幕,只不过多了 语言作为内在转化逻辑。

不用术语说说VLA 模型是什么:它是汽车的 眼睛V+指令翻译L + 动作执行大脑A”。比如你给它发语音指令 前面路口左转,它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同时它能看到路况 当前在直行车道,距离路口 100 米,左侧有车辆;然后它能 到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先打左转向灯,减速,观察左侧车辆,确认安全后变道,到左转车道,路口左转

为什么说它是世界模型的一种?因为它的核心还是预测”—— 预测 执行什么动作,能实现指令目标,且符合路况规律。比如它要预测:打左转向灯后,左侧车辆会减速让行吗?”“减速到 30 公里,能在路口前完成变道吗?这些预测和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预测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基于场景规律的预判。

小鹏的世界模型和其它VLA做比较,来自网络

它和普通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区别,在于内在规律语言来表达

普通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规律,主要来自路况数据:比如从驾驶数据中学会 红灯要刹车”“行人要避让

VLA 模型的规律,除了路况数据,还来自 语言规则:比如从交通法规的文字描述中学会路口左转要走左转车道”“禁止闯红灯,从用户指令中学会 用户说左转,目标是进入左侧道路

简单说,普通自动驾驶世界模型是只看路况的预判大脑,而 VLA 模型是 既看路况,又听指令的预判 + 执行大脑。它的内在逻辑还是世界模型的 预测下一幕,只不过把 语言指令当成了重要的预测依据,让预测结果更贴合用户需求和交通规则。

比如遇到同样的路况距离路口 100 米,绿灯,当前在直行车道

普通世界模型会预测接下来保持直行车道,过路口

VLA 模型如果收到指令 左转,会预测 接下来需要变道到左转车道,减速,路口左转”—— 它的预测因为多了语言逻辑,更有针对性,也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所以VLA 模型不是和自动驾驶世界模型对立的,而是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 增强版或者说一个特例—— 它在 路况预测的基础上,加入了 语言理解的规律,让预测结果既能符合路况,又能实现用户指令,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开车动作。

五、总结:专业场景才是落地关键

世界模型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本质就是根据过去的信息,猜未来的信息”—— 就像我们每个人大脑里的预判能力,只不过机器把这种能力用数据和算法实现了。只是过度专业化的学术诠释反而让它变得不清晰。

这里我们recap一下,总结一下核心要点:

  • 世界模型的本质:输入过去的感知数据(图像、声音、速度、距离等),输出 未来的感知数据,核心是 找规律、做预判。它就像一个 预言家,根据见过的无数场景,总结出规律,再用规律预测新场景的下一幕。

  • 没有全能模型,只有 专业模型大一统的世界模型因为场景规律差异太大、需求不同,根本无法实现。现实中有用的,都是针对具体场景的特型世界模型 —— 它们专注一个领域,把规律学深学透,才能实现精准预测。

  •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特殊性:它是最较真的特型模型,要求毫秒级响应和接近 100% 的准确率,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VLA 模型是它的增强版,加入了语言逻辑,让预测更贴合用户指令和交通规则,本质还是世界模型。

从应用价值来看,世界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帮我们应对未知”——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世界模型能根据规律,给我们一个最可能的答案,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视频生成模型帮我们提前看到未拍摄的画面,医疗模型帮我们提前预判病情,自动驾驶模型帮我们提前规避车祸风险。

未来,世界模型的发展方向不会是变得更全能,而是 变得更专业”—— 在每个细分场景里,不断提升预测的准确率和速度,同时结合更多的信息来源(比如 VLA 模型结合语言),让预测更贴合实际需求。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需要懂它的技术细节,只需要知道:当汽车能提前预判行人横穿、当医生能提前预判病情恶化、当机器能提前预判生产问题时,背后都是世界模型在发挥作用。

说到底,世界模型就是AI 预判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让机器从 只会模仿走向 会思考、会决策的关键一步。它不神秘,但很强大;不全能,但很专业 —— 这就是世界模型的真实面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主力缺半 成绩第五 湖北成年女... 湖北日报讯(记者郭晓明、通讯员李吴琼)在11月15日进行的十五运会女篮成年组5-6名排位赛中,湖北队...
上百人在沙土里挖石头,行家称可...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11月15日,湖北宜昌。周末恰逢晴好天气,宜昌猇亭区的一处工地取土场,又成了大量...
海军航空兵预警指挥训练出图 近日,海军航空兵某部联合水面舰艇、歼击机、岸导等部队,开展长航时预警指挥训练,锤炼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
腾讯控股(00700.HK):... 机构:财通证券 研究员:郝艳辉 业绩超预期,销售、研发费用率高于预期:3Q25 公司实现收入1929...
投资科迈生物,华兰股份押宝AI... 近年来,AI创新药研发站上风口,主营业务为注射剂类药品包装材料的华兰股份(301093)也要来分一杯...
小学生遗书称写不会英语单词“被... (编者按:许诺的事情,是一个关于成长之痛、沟通之障与生命之重的沉重寓言。它警示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业成...
最低1℃!广东将迎强冷空气 今天(11月16日)白天 广东不少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 国家站最高气温为茂名的信宜 达到30.8℃...
狮子座流星雨18日凌晨迎来极大 新华社天津11月16日电(记者 周润健)11月18日凌晨,狮子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几乎没有月光干扰,...
欲武力介入台海?真正危险的是日... ✪ 崔世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导读】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宣称台海冲突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
东契奇如同战神!半场20分9助... 在这个激烈的NBA赛季中,东契奇的表现如同一股旋风,席卷了整个联盟。11月15日的比赛中,他在对阵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