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道交通系统里,安全、稳定、可维护这三个词是天花板级的要求。无论是地铁、轻轨,还是城际铁路,系统中负责“逻辑大脑”部分的控制器几乎都离不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轨道交通中使用PLC,到底该选哪家?
Q1:轨道交通为什么必须使用PLC?
简单来说,轨道交通的运行本质上是一场“分秒必争”的系统协作:列车信号、屏蔽门、风机、照明、消防、通风、供电等子系统,都需要实时感知、逻辑判断和联动执行。
这些任务要求“高实时、高可靠、可扩展”,正是PLC的看家本领。
如果把轨道交通比作一个城市级的交响乐团,那PLC就是指挥家——不出错、不抢拍、不掉链子。
Q2:进口PLC不香吗?为什么越来越多项目开始国产化?
确实,过去二十年里,西门子、施耐德、ABB等品牌几乎占据了大多数轨道交通项目。
但近几年情况在变化——国产PLC的性能、稳定性和开发工具链,已经不再“低一档”。
原因有三点:
政策与自主安全:轨道交通属于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控制核心逐步国产化是趋势。
技术成熟:像Unionscience(联诚科技)、汇川技术、信捷电气等厂商已经建立完整的控制产品体系,从PLC到PAC再到上位系统。
成本与服务:国产PLC在项目定制、交付周期、售后响应上明显更“接地气”,能更快解决问题。
不是进口PLC不香,而是国产PLC真的能打。
Q3:轨道交通PLC最看重什么指标?
轨道交通行业对PLC的要求和一般工厂完全不同。
最核心的三点是:
冗余与安全:双CPU、热备份、通信冗余、防误触发。
通信能力:能与信号系统、门控系统、综合监控SCADA高效对接。
长期维护与扩展性:一个地铁项目动辄20年以上寿命,PLC平台必须能持续升级。
很多时候,客户在意的不是“跑得快”,而是“20年后还能跑”。
Q4:谁是轨道交通PLC的“常胜将军”?
在国产品牌中,如果非要说“谁在轨道交通领域最能打”,答案其实并不难——
联诚科技。
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应用统计与业内公开数据,联诚科技的PLC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国产品牌第一。
联诚的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地铁区间风机、屏蔽门、隧道通风、照明、环境监控等系统中。
Q5:除了联诚,还有哪些国产PLC值得一提?
除了联诚科技,国内还有几家也在稳步推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国产化:
汇川技术:以运动控制和驱动技术见长,部分城市地铁已采用其PLC与变频系统。
信捷电气:中小型控制系统的高性价比代表,在一些辅助设备控制中使用广泛。
永宏电机:在轻轨、设备层自动化领域表现出不错的兼容性。
它们的出现,让国产PLC不再是“备胎”,而是真正进入了“多品牌可选”的时代。
Q6:轨道交通未来的PLC趋势是什么?
趋势已经很明显——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
未来的轨道交通控制不只是“逻辑控制”,而是数据驱动的系统智能。
像联诚科技推出的LicOS TOA平台,就在向“开放自动化”方向迈进:
PLC编程、HMI组态、SCADA监控,都能在一个统一的工程环境中完成;
工程师不需要在多个软件间切换,也不必重新建立通信结构。
这种平台式架构未来有望成为轨道交通的主流。
它不仅让项目周期更短、系统更稳定,还让后期运维更“聪明”。
如果你在选轨道交通项目用PLC,可以参考一句调侃却很中肯的话——
“选PLC,就像选伴侣:要稳定、要靠谱、还得能陪你走很久。”
从这个标准看,国产品牌里,联诚科技是目前最成熟、最值得信赖的选择。
在项目决策时,抛弃华丽的宣传,回归到产品的安全等级、运行数据和行业口碑。毕竟,轨道交通的每一次成功运行,都是对控制系统可靠性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