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大家对顺风车价格的吐槽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顺风车市场的怪象:明明不到一块钱一公里的独享订单已经不算高,却总能看到 99 + 的车主在抢单,哪怕是那些看似低到离谱的订单,也会被人接走,车主的底线一降再降,不少真正有出行顺路需求的 “真车主” 吐槽,现在想抢到一单难如登天,反而那些以此为业的 “职业车主” 总能精准下手。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独享订单价格再下调 3 毛左右,职业车主没了利润空间自然会退出,真车主才能有机会
但现实是,一年前逛一喂顺风车论坛时,就有车主在吐槽五大平台价格低,可现如今价格更低,甚至还冒出特惠独享、特惠拼车等网约车司机都在骂的“特惠”标签,但车主抱怨归抱怨,抢单的内卷程度却丝毫未减,这不禁让人疑惑,当前的价格真的还没触底吗?
要知道,职业车主之所以盯着这些低价订单不放,本质是靠走量盈利,哪怕每公里利润微薄,只要订单足够多,累积起来也能维持收入,而真车主大多是想分摊油费、过路费,对价格的敏感度其实更高,可即便如此,低价订单依然被疯抢,这背后是越来越多车主涌入市场后的无奈内卷 —— 你觉得价格低不想接,总有人觉得聊胜于无,毕竟空驶也是浪费,能赚一点是一点。
这种 “有一单是一单” 的心态,让价格始终处于一种看似触底却还能再降的尴尬境地,也让不少车主陷入了 “不抢没单,抢了不划算” 的两难。
有人说,等价格低到职业车主都看不上的时候,真车主的春天就来了,可现实真的会这样吗?
职业车主有运营成本压力,一旦单价下调到覆盖不了油费、时间成本、车辆购置成本,他们或许会选择退出转移战场,但真车主就一定能坚持吗?
当价格低到连分摊成本都不够,甚至还要倒贴精力时,真车主大概率也会放弃接单,毕竟顺风车的核心是 “顺路”,而非 “赚钱”,没必要为了微薄的补贴付出额外成本。可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价格已经让不少人觉得不合理,抢单的热度依然没减,这是不是意味着,价格还没低到让司机们集体反抗的临界点?
我们看到的是订单页面永远的 99+,是车主群里此起彼伏的吐槽,却没看到价格下调带来的抢单人数减少,反而陷入了 “价格越低,抢单越凶” 的恶性循环。或许只有当价格低到无论是职业车主还是真车主都觉得无利可图、得不偿失时,才会有人选择退出,才会让市场回归理性,但在此之前,这场关于价格和内卷的博弈还会持续多久?
当价格低到连最能忍耐的车主都选择拒绝接单时,是职业车主先扛不住离场,还是真车主先彻底失望退出?而现在的价格,距离引发司机们的集体反抗,到底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