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狂赚40亿今仅剩4000万,保时捷中国市场暴跌,传统豪车遇生死劫
创始人
2025-11-16 03:39:09
0

曾几何时,保时捷是豪车界名副其实的“印钞机”,在巅峰时期的2023年,其营业利润率高达18%,让同行望尘莫及。

然而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营业利润仅剩4000万欧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营业利润率也从14.1%骤降至0.2%。这个曾经站在汽车行业盈利金字塔顶端的品牌,究竟发生了什么?

数字背后:一场完美的财务风暴

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只能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268.64亿欧元的营收虽然同比下降6%,但尚属正常波动范围。

真正的危机藏在利润栏里,营业利润从40.35亿欧元跌至4000万欧元。

这意味着保时捷每收入100欧元,只能赚取20欧分的利润,几乎与普通超市的利润率相当。

保时捷官方将利润暴跌归因于五大因素:产品战略调整的特殊费用、中国市场的挑战、电池相关一次性支出、组织变革费用以及美国进口关税增加。

这其中,战略调整和相关重组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27亿欧元,成为利润蒸发的主要因素。

战略急转弯:电动化豪赌的代价

保时捷的利润暴跌,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战略急转弯带来的阵痛。

2022年,保时捷曾雄心勃勃地宣布“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计划到2025年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一半,2030年纯电车型比例要超过80%。

为此,保时捷投入巨资收购电池制造商Cellforce、建设充电站,并推出了纯电车型Taycan和Macan Electric。

然而现实远远落后于计划。2024年保时捷交付的新车中只有27%是电动化车型(含插电混动)。

面对现实,保时捷不得不大幅调整战略。公司宣布新增内燃机车型,延长燃油与插电混动产品的生命周期,推迟部分纯电车型上市

这种战略上的180度大转弯,虽然长期来看可能是务实之举,但短期却带来了巨额的一次性支出。

中国市场溃败:从宠儿到弃儿的转变

中国市场的表现变化是保时捷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中国曾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30%。

如今,这一比例已缩水至15%。

销量数据更为触目惊心:从2022年至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分别为9.33万辆、7.93万辆、5.69万辆,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3.2万辆,同比下跌26%。

三年间,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约三分之二,这一下滑速度令人震惊。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溃败,一方面源于经济低迷导致的奢侈品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缺少足够号召力的保时捷,已难再进入年轻消费者的购车清单。

集体困境:传统豪强的共同挑战

保时捷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奔驰已将其“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成了“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50%”。

奥迪则撤销了“2026年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2033年彻底停售燃油车”的计划,且不再设定燃油车终止时间表。

宝马也明确宣称“全面电动化不现实且危险”,将重心转向混合动力与燃油车并行发展。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除了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外,其他地区燃油车仍是主旋律,欧洲只有23%,美国只有9.5%,日本只有2%。

面对现实,传统豪强们不得不从理想的电动化目标,回归到务实的“两条腿走路”策略。

保时捷vs法拉利:两种豪华路径的鲜明对比

与传统豪车普遍面临挑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拉利依然保持强劲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法拉利净收入同比增长7.4%,达到17.7亿欧元,而且2027年订单已全部售罄。

同样面对电动化转型和市场波动,为何两者命运如此不同?

核心区别在于两者的商业模式。保时捷严重依赖量产SUV,其61%的销量来自卡宴Macan等SUV车型。

而法拉利将其SUV车型Purosangue的销量限制在总销量20%以内,保持了品牌的稀缺性。

在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时,法拉利轻松将价格上调10%转嫁给消费者。

而保时捷却陷入两难:若涨价将削弱竞争力,若不涨价则利润受损。

前路何在:保时捷的突围之道

面对困境,保时捷已开始寻求突围之道。公司任命曾效力于法拉利和迈凯伦的迈克尔·莱特斯为下一任首席执行官,希望借助他在豪华车和混合动力领域的经验扭转局势。

在产品层面,保时捷正采取“双轨并行”策略。

一方面,继续推进电动化,如推出纯电卡宴,与第三代燃油卡宴并行销售;另一方面,加强本土化研发,以应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

在技术方面,保时捷也在努力补齐短板,如升级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PCM),新增Dolby Atmos沉浸式音效技术,提升数字化体验。

同时,公司通过优化零售网络,升级客户体验,如以前瞻性的“睿境计划”零售理念打造直营门店,来提升品牌吸引力。

结语

保时捷的危机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困境,更是整个汽车产业转型期的缩影。

特斯拉比亚迪和中国造车新势力以“技术豪华”重新定义高端体验时,传统豪强们引以为傲的机械性能、品牌历史正在遭遇空前挑战。

新任CEO莱特斯明年上任后,将面临艰巨任务: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跟上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如何在降价保份额与维持奢侈品溢价之间找到平衡。

这些问题答案,将决定保时捷能否重返荣耀,还是继续沉沦。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以军总参谋长:必要时在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资料图)当地时间16日,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前往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的以军加沙师主持战...
小学教师减少6.62万,小班化... 小班化教学是应对适龄学生减少的“最优解”。 ▲资料图:已实行小班化教学的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畎...
日本前首相:高市早苗应坚持“无...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资料图) 日本前首相、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15日说,首相高市早苗应当坚持“无核...
伊朗外长:设施都遭袭了,现在没... 据美联社11月16日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当天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伊朗目前没有进行铀浓缩活动,也...
邢图快讯 | 蒲公英读书会:《... 蒲公英故事会 11月16日上午冷空气来袭,邢台市图书馆儿童借阅室内却书香四溢,本期“蒲公英读书会”...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最新动态解读:... 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3. 二手车市场活跃马来西亚二手车市场活跃,交易量逐...
九州汽车资讯传媒:新能源及市场... 这些资源为九州汽车资讯传媒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和行业数据,使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3....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让李书... 要说 “2025年最惨豪华电动车品牌是谁”,大概率得是极星。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势力,今年前1...
原创 9...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最近可谓是流年不利,纯电MPV车型理想MEGA销量刚有起色便发生了“爆燃”事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