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AI+养老”成为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研发的新方向。在第27届高交会上,涌现出很多聚焦“银发经济”的高科技产品,高科技让“银发经济”更好玩、更暖心、更健康。在智能康复、居家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引发关注,展现了科技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多元路径。
无芯科技:被小朋友们“团宠”的毛绒玩具机器人竟是为老年人设计的
在高交会上,小狗、小猫、小田鼠等毛绒宠物机器人凭借可爱的外表、动作、声音,以及毛茸茸的手感,成为了最受参观高交会的小朋友们喜爱的“团宠”和明星。更有趣的是,一个研发毛绒大熊猫机器人的设计师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高交会上新品首发的毛绒大熊猫机器人初衷是为老年人设计的。
深圳无芯科技首发新品仿生情感AI熊猫机器人。周良成/摄
在深圳无芯科技展位,该公司产品设计师告诉记者,这款熊猫机器人是摸得到的治愈,听得见的温暖。“熊猫的声音是从四川的熊猫基地采集的,熊猫机器人的外观是仿生的毛绒材料,摸起来跟真的熊猫一样,而且我们还在熊猫的机芯设计了发热装置,这个毛茸茸的熊猫摸起来是热热的,更接近真实熊猫的体温。”
据介绍,该公司2021年创办于深圳前海,一直致力于将前沿科技与深层情感需求相互结合,经过近三年的研发,研发出这款仿生情感AI熊猫机器人,并在本届高交会新品首发。产品设计师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宠物机器人,更厉害的是具备医疗价值,对改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症老年人的情绪方面展现出积极效果。“其AI大脑可以用写日记的形式,通过老年人与熊猫互动的动作、声音、语气等反馈,来收集他们的情绪,用APP将数据量化成为图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据介绍,这款产品目前还未量产,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安杰莱科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重塑康复医疗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的养老机构,有不少老年人长期卧病在床。在本届高交会,安杰莱科技展示了单上肢康复机器人、单下肢偏瘫康复机器人、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等多款帮助偏瘫患者做康复训练机器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左)在高交会上专访安杰莱科技董事长李鲁亚(中)等企业高管
安杰莱科技董事长李鲁亚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能够用AI算法动态调整个性化方案,帮助偏瘫患者进行肌骨康复、重症康复、老年康复等。
脑机接口3
吸引记者注意的是,安杰莱科技在本届高交会上,还展示了脑机接口运动与认知传感分析系统。据介绍:“未来,对于全身瘫痪的病人,戴上这个帽子形状的设备,就可以用脑电波来控制用于手脚康复的设备。不仅恢复肢体功能,更通过促进神经可塑性实现康复。”据悉,脑机接口属于前沿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尚在研发阶段,未来将为瘫痪在床的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
先思达生物:糖质组学是生命科学新质生产力
在本届高交会上,先思达生物携糖质组学创新成果亮相新质生产力展区,向全球展示糖链科技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力量。
先思达生物在高交会上的展品“甘达健”等。周良成/摄
先思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陈萃英告诉记者,糖链是继核酸、蛋白质之后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第三条生命链”——超过70%的蛋白质需要糖基化修饰才能正确行使功能。“糖质组学揭示了生命活动中糖链结构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联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右)在高交会上专访先思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陈萃英(左)
她透露该技术可通过一滴指尖血检测评估肝脏健康、免疫年龄及肿瘤风险,未来目标将检测成本控制在百元以内,并将走进家庭。“对于疾病,防大于治。糖质组学检测如同人体城市道路的清洁工,它能早期发现代谢垃圾,延缓衰老相关疾病。希望通过高交会,来进一步推广我们的技术,让中老年人更好预防疾病、更健康。”陈萃英道。
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4日,A股养老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59万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合计1.57万亿元。高交会上“AI+养老”的科技创新实践,正呼应“银发经济”新蓝海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