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提到了AI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大量级应用落地与转化,所以做空的人会觉得商业模式没跑通。因为商业模式没跑通的情况下,2023年、2024年、2025年已经连续涨了三年,却没有基本面支撑,但这个问题其实也能说得过去。
第二个是有说法称这些大厂通过把折旧摊低、摊得更长年限等方式来虚增利润,这是目前我看到的空头对美股AI泡沫的指责,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可能都客观存在,但这个事情还要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觉得第一个点是,现在人工智能是各个国家都认可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中国也在非常积极地准备,你看我们的大厂在不断发力,还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这几年国家出台的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及优惠条件一直都在推进,所以能看出来大家都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技术风口。当然,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它可能是新一代技术革命。要是达到这个高度,那它就更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必争之地,所以从更高维度的意义上来说,大家大概率都不会放弃。
第二个点,目前已经投入了这么多,2023年、2024年、2025年已经持续投入,要是2026年说放弃就放弃,那之前的投入不就白费了?所以大家大概率会咬着牙坚持,怎么熬也得熬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这是我们觉得大家还会继续投下去的原因。
第三个点,这里要做一点小小的风险提示:我们倾向于认为2026年应该还能看到中美大厂的资本开支呈上升趋势,但如果一旦资本开支开始往下走,那空头的声音肯定会站上上风,届时资本市场一定会出现比较大的震荡和调整。这个时候就建议大家要相对地做一些风险规避,可以通过减仓或者降低配置比例的方式,适当规避一些风险。
但我们认为,这是一条科技主线,所以它应该还是会持续投入,这是关于AI的判断和看法——我们倾向于认为2026年这个行情还是能持续,它仍是科技主线的主引擎。不过它也不是全无隐忧,这个隐忧其实之前就存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投入时间短,大家觉得先投入是正常的;但到了2025年还在投入却没看到转化,就会失去耐心,进而公开质疑商业模式的问题。但我们认为,既然它是科技主线,就一定是大国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投入方向不会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看好;不过也提醒大家关注这些大厂的表态以及他们资本开支的情况,一旦有不对的迹象就要及时调整,科技板块的特点就是涨得快,调整波动也大,这是我们对AI产业链的看法,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就是大厂的资本开支情况。投资者可以关注通信ETF(515880)把握机会。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