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跟以前真不一样了,四儿子店销售一上来先推电车,说续航多顶、智能多牛。我身边好几个朋友换车,都被劝得犹豫半天。但上周陪发小提领克03,那店里的燃油版展车跟前,人比隔壁电车区还多——你说这事儿怪不怪?
我先声明啊,不是说电车不好,跑市区通勤确实省。但坐进领克03的瞬间,那种“这车是活的”感觉,电车真的很难给。发小选的2.0T Ultra版,落地才十五六万,比同配置电车便宜小几万不说,打着火的那声动静,就够让人提神的。不是那种吵人的轰鸣,是低沉的、闷闷的一下,脚轻轻搭在油门上,车身都跟着有了点“呼吸感”。
说实话,我之前对国产性能车没太大信心,总觉得是“样子货”。直到上次在城郊山路试了一把这台车——真的,真的刷新认知。涡轮介入特别早,一点都不肉,深踩下去动力是“涌”上来的,不是电车那种突兀的窜。变速箱换挡也聪明,绕弯时降挡干脆,完全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底盘更不用提了,硬邦邦的但特别整。过弯时车身侧倾小得离谱,我那朋友坐副驾,手里的奶茶都没洒出来。当时我就想,这才是开车的乐趣啊,不是握着方向盘当“移动平板支架”,是能感受到路、感受到车的反馈,那种人和车的默契感,比电车的“自动泊车”有意思多了。
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但领克03是真的敢设计。那个大灯,平平整整的没有多余纹路,白天亮着日行灯,像两只眯起来的小眼睛,特别有劲儿。尾部的小尾翼和扩散器,不是粘上去的装饰,跑起来真能感觉到下压力。发小本来纠结白色还是极光银,看到实车果断选了银的,阳光下看像流动的金属,比街上千篇一律的黑白色电车扎眼多了。
哦对了,别以为性能车就该“糙”。坐进内饰,炽热红的座椅包裹性超好,支撑性够强,跑长途也不觉得累。车机是LYNK Flyme Auto系统,跟他的魅族手机连起来无缝流转,导航、放歌都不用重新设置,比某些吹上天的“智能座舱”还顺手。14个扬声器的音响也靠谱,重低音够劲,开着窗听发动机声,关窗换首歌,两种快乐都占了。
有人肯定要杠,燃油车后期成本高。我帮发小算过,这台车百公里油耗也就八个多,加92号油就行。比起电车换电池的成本,这点油钱真不算啥。而且跑高速根本不用焦虑,服务区加五分钟油接着跑,不像电车,得提前半小时找桩、排队,急着赶路的时候能急死人。
上次在4S店碰到个大哥,本来都订了某品牌电车,看到领克03试驾车直接退订了。他说“不是电车不好,是这油车开着太有感觉了”。我特能理解这种心情——就像现在大家都用外卖软件,但偶尔还是想吃家里做的热乎饭,那种“掌控感”和“烟火气”,是流水线产品给不了的。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低速的时候变速箱偶尔有点闯动,隔音在高速上也不算顶级。但这些小毛病,在它的优势面前真不算啥。12万起的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动力、设计和配置,还要啥自行车?
现在汽车市场都在喊“全面电动化”,领克03偏偏靠着燃油车圈粉,这本身就很“反常规”。它证明了不是所有人都只看续航和智能,还有人在乎驾驶的乐趣、机械的质感,在乎握方向盘时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
发小提车那天,开着车在江边绕了三圈才回家。他说“就像小时候玩遥控车,终于有了一台真正‘自己掌控’的车”。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车从来都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是伙伴,是情绪的出口。领克03的魅力,大概就是读懂了这种需求吧。
你们说怪不怪?在这个电车横行的时代,一台燃油车还能这么抢手。要是你换车,会选这种有“脾气”的燃油车,还是随大流买电车?评论区聊聊呗,我特想知道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