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块今年4月初以来反弹超55%,一系列政策支持与市场复苏的信号正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近日,A股市场新能源赛道强势回归,成为震荡市场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截至11月14日,新能源指数自今年4月初以来已反弹超过55%,一批重仓新能源的基金产品纷纷“回血”。
这场反弹的背后,是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带来的政策利好,以及新能源产业基本面的切实改善。
新能源板块近期表现令人瞩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新能源指数自今年4月初以来已反弹超过55%。
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板块正逐渐走出前期的低迷期。
在细分领域方面,CSI新能源车指数表现尤为抢眼,不仅创下三年新高,还实现了近几周最强劲的单日涨幅。
龙头公司方面,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锂供应商天齐锂业等公司股价表现强劲,宁德时代股价甚至逼近历史最高点。
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能源产业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文件指出,到2030年,集成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
什么是“集成融合发展”?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区别于传统单纯考虑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模式,要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三个维度的集成:
“左右”集成:新能源与其他能源品种的协同
“前后”集成: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衔接
“上下”集成:新能源产业链的整合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汇丰晋信双核策略基金基金经理韦钰指出,结合《指导意见》,可重点关注三大细分方向:
受益于“反内卷”的光伏主材环节
受益于全球储能共振的储能电池、储能集成商环节
具备全球拓展能力的风电企业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汪宇则建议关注储能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包括电网设备出海、锂电产业新周期以及风电设备出海等带来的投资机会。
《指导意见》核心在于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兵作战”向“集成融合”发展转变。
在推动新能源多维度一体化开发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了四项具体措施:
提升新能源多品种互补开发水平,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电源结构和储能配置比例
强化新能源开发空间集约复合利用
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多领域融合开发
推动新能源一体化聚合运营
汪宇分析认为,区别于传统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发展模式,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要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新能源与其他能源品种的配合。
同时,这份意见还拓展了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如氢制氨醇等,降低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态势正对全球清洁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分析师指出,中国正努力巩固其在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新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计划可能会定义长期的行业增长,并对全球产业产生涟漪效应。
韦钰在分析中提到了具体数据:“从数据来看,10~11月国内储能电芯产量屡创新高,全球储能产业共振,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储能市场将会迎来比较好的增长。”
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集成融合发展不仅关乎国内能源结构优化,更可能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对于新能源板块的未来走势,兴业证券研究员王哲宇表示:“在‘反内卷’带动下,光伏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境反转,推动板块逐步走出底部。”
韦钰则从盈利角度分析指出:“从中长期投资价值看,新能源大部分环节,无论是观测目前的单位盈利水平在历史的盈利分位,还是观测目前企业资本开支的回报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因此,往中期看,大部分环节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盈利的水平,带来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
《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集成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从补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转变。
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新能源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指导意见》的发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汇丰晋信基金基金经理韦钰分析道:“往中期看,大部分环节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盈利的水平,带来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板块的这轮上涨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回暖,更是产业基本面和政策面共同驱动的结果。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集成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热点观察家
财智密码
财经领域爱好者
42604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