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计划长途出行,那个老问题总会浮现在脑海:到底该开哪辆车?油车、电车还是混动?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三种技术路线的优劣之争更是充满争议。有人说电车跑高速是“硬伤”,也有人认为混动是“妥协派”,更有人坚持油车才是“高速王者”。真相到底如何?
前段时间,有团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000公里的双车长途实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燃油车在高速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与城市拥堵路况相比,燃油车跑高速时油耗明显降低。这是因为高速路上,发动机可以稳定在高效区间运转,避免了市区频繁启停带来的油耗浪费。
比如,一款2.0T的燃油SUV,在市区百公里油耗可能达到10.5L,而高速匀速行驶时能降至7.2L左右。加油站遍布各地,五分钟加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这种便利性是油车最大的王牌。
但对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油车在高速上的油耗仍然高于混动车型,且缺乏电机辅助加速的平顺性。
纯电动车在高速上的表现与城市截然不同。许多电动车车主发现,官方标注的500公里续航,在高速上可能只能跑400公里甚至更少。
这主要是因为空气阻力随车速平方增长,车速从60km/h提至120km/h,风阻功率会变为原来的4倍。
同时,高速上几乎无法利用能量回收系统,而空调等辅助设备耗电占比升高。电机在中低速的高效区间与高速巡航所需的高转速错位,导致电耗增加。
不过,最新一代电动车正努力克服这些弱点。像极氪001、蔚来ET7等车型通过800V高压平台、超低风阻设计,将高速续航衰减率控制在15%左右。
混动车型在高速上的表现介于油车和电车之间。在高速工况下,混动系统的发动机会接过“主导权”,直接驱动车轮。
比如,丰田汉兰达双擎在120km/h时速下实测百公里油耗为8.48L,相比同级别燃油车仍有一定优势。
但不同类型的混动系统表现各异:HEV(油电混动)高速油耗表现最佳;PHEV(插电混动)在满电状态下可纯电行驶一段距离,但馈电后油耗会上升;增程式混动在高速时油耗可能反超部分HEV车型。
5000公里实测团队发现,在东部充电网络发达地区,电动车完全能胜任长途出行,且成本更低(全程省下2000+元)。
然而,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油车仍然是更稳妥的选择。真正的赢家或许是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它们结合了电车的低成本与油车的便利性,在服务区充电时气定神闲,加油时也比油车更快。
最新数据显示,800V超充桩已覆盖90%以上高速服务区,10分钟补能400公里正逐渐成为现实。这对电动车跑高速是个重大利好。
未来,随着电池技术与充电设施的进步,电动车在高速上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但就目前而言,混动车型或许是高速长途出行的最优解,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需要跨城出行又无法预测充电条件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