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的汽车市场最近可是搞了个大转变呀,前段时间炙手可热的纯电动车忽然不再那么受追捧了,充电站也是经常出状况,掉链子挺频繁的。
美国交通部长都忍不住抱怨,除了特斯拉的充电桩,其他的充电设备五次用下来就得有一次搞不定。
反而丰田混动卖得特别火,不用调整开车习惯还能节省一半的油费,正好击中了大家的痛点,销量看着就往上涨。
押注混动,丰田换道超车
说实在的, USA纯电市场冷下来,这一点也不稀奇,完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咱们先瞧瞧这个数据,毕马威今年做的调查还真挺有意思:在1100个美国人中,只有21%愿意考虑买纯电动车;有34%的人明确打算选混合动力,而还有38%,直接坚持买传统燃油车。
为什么大家对纯电动车兴趣不大呢?说白了,核心原因就是一个字——烦。
其实,充电久这事挺让人头疼的,没啥谱。大约60%的美国人都盼着电动车能在20分钟充满,可现实中能达成这个目标的车少得可怜,要是真的有,也得看你碰上快充桩,功率得够高才行。
更让人烦的是,那些充电桩上写着“100千瓦以上”,实际充电时平均也就52千瓦,和卖家宣传的差太远了。
就连特斯拉也难免陷入这个坑,有人追踪了十万多次充电记录,发现它的平均功率大概只有90千瓦,还不到最大值的一半。
充电成功的几率也挺让人头疼的,美国交通部长还抱怨过,说在非特斯拉的公共充电站充电,五次尝试就有一次失败。
试想一下那种情况:开着纯电动车去超市,打算充半小时就搞定,然后买完东西就回家,可偏偏充电桩坏了,绕了城区一圈,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能用的,谁遇上都会气得不行。
而且,美国政府之前对纯电的补贴一降再降,导致买车的花费一下子就高了,本来就犹豫不决的人,这会儿更没底气敢下手了。
就在其他车企为纯电产品卖不动而愁眉苦脸的时候,丰田早就悄悄将重点放在了混合动力上。
咱们都知道,丰田在混动这块算是“祖师爷”级别的存在,当年普锐斯一亮相,很多人还觉得混动只是个噱头,结果丰田用它把技术越磨越精。
现如今的混动车不仅能省一半的油费,补给的方便程度和普通车一样,正好满足了美国人“讲实在”的需求——不用改动习惯,又能节省开支,跟纯电动车相比,岂不是更合心意?
这次丰田可没闹着玩儿,直接投入了140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开了一座电池厂,气势十足。
这座厂子可是丰田在日本以外建立的第一家自有电池工厂,最新的消息传来,今年4月就已经开始向北美市场供应电池了。
我跟你说,这家工厂的野心可是挺大的,不光是要为肯塔基和阿拉巴马州的丰田厂供货,还在生产混动版凯美瑞、塞纳这些热销车型的同时,留了点后路。
它的产能计划一清二楚:既能应付60万辆混合动力车、7.4万台插电混动车和4.5万台纯电动车的电池用量,而且丰田还透露,未来五年打算再投100亿美元到美国的制造领域。
算算,丰田在美国的总投入已经达到了490亿美元,仅这个电池厂就能提供大概5000个就业岗位,而在整个美国汽车行业里,丰田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了28万个。这一招,既保证了生意的稳定,又赢得了当地的好感,真是挺厉害的。
市场反应早就挺给力啦,等到2024年三季度的数据一公布,丰田混动车在美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多了超过20%,远远甩开了整体车市的表现,真是挺亮眼的。
现在在美国市场,丰田卖的车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混动或者电动车。特别是凯美瑞和塞纳,早就全部停产了燃油版本,全都改成混动了。销量反而越卖越火,说明美国消费者是真心认可这个趋势。
对手围堵,战场越来越挤
从另一层面来看,丰田的日子也没那么平顺。混动市场一火起来,早些时候那些喊着“跳过混动直接上纯电”的欧美车企,现如今都纷纷赶紧调整策略,一个个都想抢占一块蛋糕。
大众已经正式宣告,要为美国市场量身打造主要车型的混动版本,还特别根据美国的路况优化了混动系统,主要是为了让这些车更适合当地人开高速和长途,预计在2026年就能跟大家见面啦。
福特也没闲着,悄悄把一部分纯电项目的预算拨出来,加大对混动技术的投入,就是想着把之前失去的市场重新抢回来。
之前丰田在混动领域几乎无人能敌,如今却变成了众人盯上的目标,技术和规模的优势还能不能坚持下来,真的是让人悬着一颗心。
丰田也没闲着,下一步打算大干一场,把美国最火的RAV4彻底变成混动。这车在美国那儿的名气,就跟咱们国内的哈弗H6似的,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
照这个安排,到了2025年,RAV4的燃油车型都得下岗,插混的比例还要冲到20%,算是个大动作。
虽然现在RAV4插混还得从日本进口,要交15%的关税,成本真不低,但丰田说得很明白,一旦北卡工厂和本地供应链搞定了,肯定会把生产搬到美国去。到时候一降成本,竞争力肯定又上一层楼。
有人或许会觉得,丰田是不是放弃了纯电车,其实并不是这样哇,他们的算盘可是打得挺精致的。现在用混动车型来稳住眼前的市场,把赚到的钱再投入到插混和纯电技术的研发上,这就是走“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它的目标其实挺清楚的:到2030年,丰田和雷克萨斯在美国售出的汽车里,超过七成都得是“电动化车型”——这里面既包括混动,也有插混和纯电动。
这安排也没啥特殊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环保政策变化特别快,谁也猜不到几年的将来会不会突然要求全部采用纯电动车。
丰田这个策略其实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意思,无论政策怎么变,他手上有混动车的产能,再加上纯电技术的储备,就不怕被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北美丰田的负责人说得挺扎心:“我们可不打算押宝某一种技术方案,还是得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走。”
要是瞅瞅美国的充电基础建设,就能明白丰田这股踏实劲儿了。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新建了大概600个快充站,数量虽不少,但加起来也才接近9000个,平均每10个加油站才配一个充电站。
如果你打算开纯电车去乡下或者偏远点,找充电桩那可得费点劲,搞不好还会绕晕。要是真遇到坏站点或者功率不够,也挺闹心的。这样一来,混动车就比较靠谱了,既符合环保潮流,又不用为充电烦心。
结语
丰田这招,绝对不是碰运气,而是对美国市场的脾性摸得非常透。大家都承认,纯电是大势所趋,可是眼下,消费者更关心的还是实在、省钱、省心的车子。
那些坚持纯电不放弃的车企,比起空喊“改变用户习惯”的口号,不妨借鉴下丰田的脚踏实地。
美国车市的动向提醒我们,再炫的技术,再潮的概念,也比不上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来得实在。
丰田的转变,不仅对它自己意味着新机会,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造车不能只想着幻想和高科技,得把产品当成民用生活的必需品,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才不会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