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述
基于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等促进因素,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对车身件、底盘件等重要细分零部件产品需求量也将随之扩大,而公司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部分生产厂房也将租赁到期。因此,公司拟新建一处智能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空间,提升产品产能,以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普威技研,项目拟投资 49,870.09 万元,建设期 18 个月。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一处智能化生产基地,通过搬迁部分原有产线及新增设备,从而扩大生产空间及产品产能。本项目完全达产后将形成 2,320 万件车身件(含 270 万件仪表板横梁)以及 170 万件底盘件(含 130 万件踏板)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90,820.00 万元(不含税)。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为汽车冲焊件和汽车被动安全件,其中汽车冲焊件产品主要包括车身件及底盘件。车身件产品主要为:仪表板横梁总成、前地板总成、AB 柱总成、CD 柱总成、后围板总成、侧围总成、电池包壳体总成等;底盘件产品主要为:前副车架总成、后副车架总成、制动踏板总成、离合踏板总成等。
2、建设地点及备案情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北路西侧、龙山街道上闸中团村,本项目已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完成项目备案,并取得备案文件(开备案〔2024〕35 号)。公司已取得项目实施所需的土地使用权证(皖(2025)芜湖市不动产权第 1761015 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3402002025YG0035514 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 3402002025GG0254571号)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340207202509100199)。
3、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49,870.09 万元,项目建设期为 18 个月。建筑工程费 20,603.30 万元; 设备购置费 20,540.00 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285.70万元;预备费 948.5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492.50 万元。
4、项目必要性
(1)突破产能瓶颈,保障未来发展
普威技研长期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专门为知名整车厂提供质量稳定、类型多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推动,普威技研业务稳步发展,产品销售规模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不断扩大。
目前,普威技研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旺盛,生产排程较为紧张。然而,普威技研现有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已接近饱和,部分现有生产场地即将租赁到期并且已无剩余空间进行规划,机器设备与工人均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综上,尽管普威技研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但普威技研的生产能力已显现明显瓶颈,导致部分订单交货期紧张,普威技研亟需扩增生产空间、提升现有产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普威技研将新建一处智能化生产基地,采购一批高精度、高效率且智能化程度高的制造加工设备,并配备适应整车定制需求的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规模、解决产能瓶颈问题。这将使普威技研具备智能化、一体化、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和模块化供货的能力,从而显著缓解产能不足的困境,提升普威技研的生产能力和订单承接能力,为普威技研业务规模的扩张提供可靠的生产保障。
(2)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下游整车制造提供关键支撑,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与技术升级。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已深耕多年,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的质量、丰富的品类,已与多家整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并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面对行业快速的发展机遇,公司需进一步强化产能与技术储备,通过设备升级、产能扩张、效率提升,以抢占市场增量空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
(3)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智能制造的浪潮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已成为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企业主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智能化转型,企业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物流及管理成本,同时快速响应市场多元化需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公司所处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产品品类众多、规格繁杂,客户需求多元化等特点,因此能否实现多品类柔性化生产、规模化快速交付及精准成本控制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制造进程的持续推进,仅针对原有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工厂对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引进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生产信息互联互通及一体化、精益化生产,提高公司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水平,以期提升交付端和生产端的市场竞争力。
5、项目可行性
(1)稳定的客户资源为本项目提供市场支持
作为专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公司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交付能力、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建立了显著的客户资源优势。目前,公司已进入奇瑞汽车、比亚迪、吉利集团、零跑汽车、长安汽车、北京汽车等大型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配套供应合作关系。随着公司下游整车制造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公司现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将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支撑,实现新增产能的高效消化。
(2)良好的技术积累为本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类众多、规格繁杂、工艺设计要求高、产品迭代较快等特点,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扎实的技术积累,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成员具备机械、结构、电子、模具、工艺、冲压、焊接、电泳、测试等专业知识储备,为公司高效开展相关研发活动夯实了专业基础。
综上,公司扎实的技术研发实力能够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公司的产能消化提供支持,从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成熟的生产模式及质量管理体系为项目提供经验支持
公司经过持续地研发投入,已基本完成对夹具、机器人工作站等关键生产设备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改造,使相关产线具备快速柔性化生产能力,各生产基地间可实现产能动态调配,显著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和生产弹性。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及核心客户需求、销售订单、安全库存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设立符合公司情况的生产循环周期,以提高公司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人员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公司生产经营效率。
管理体系方面,公司注重产品全流程管理,从产品前期开发、过程监管到成品检测各个环节设置了多项控制程序。其中,公司制定了涵盖质量管控、计划管控、工装及设备维护体系、检验管理、入库管理、仓储管理、发运管理等详细的管理手册、生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企业管理制度、部门规章制度等系统性企业管理文件及规章制度,形成以目标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工作管理模式,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人力资源、销售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体系。
综上,公司成熟的生产模式以及完备的生产管理体系,将共同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6、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关系
本项目是公司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特点,以现有技术为依托实施的投资计划,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盈利空间。
项目启动后,公司将新建一处智能化生产基地,搬迁部分生产线,并购置全新的生产、检测及相应辅助设备,优化公司生产模式,进一步突破公司现有主要产品产能瓶颈。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公司整体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司技术、产品、客户、品牌和管理资源优势,切实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在不改变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将会提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7、项目涉及环保情况
(1)环评批复
本项目已取得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环评批复(芜环行审(承)〔2024〕61 号)。公司将严格
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项目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各项要求,并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措施
公司的生产工艺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采取了多种措施消除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根据本次扩产项目建设内容及新增工艺设备特点,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和振动等经过有效处理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本项目所存在的污染物,公司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①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有员工生活污水、生产加工产生的废水等。主要来自员工生活污水,和设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厂区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管网连接路边污水管网排入高污水处理厂处理。
②噪声
项目运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各类生产加工设备产生的噪声。项目采用隔声门窗、地板;生产作业时可以关闭部分门窗;合理布局车间;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及时淘汰落后设备,为空压机设置独立机房等。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低。
③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以及设备检修废弃物和部分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金属边角料等废料,收集后出售给相关企业综合利用;日常设备检修的废弃物,收集后委托项目地环保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避雨堆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无害处理;剩余污泥经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到60%左右,按国家有关要求送至水泥厂焚烧处置。项目固体废物经采取相关的措施处理后,可以得到及时、妥善地处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污染影响。
8、项目实施和进度安排
本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即开展前期准备及方案设计、厂房建设与装修、生产设备购置与安装、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投产前各类认证与审核,直至项目正式投产。本项目建设期为 18 个月。
9、公司的竞争优劣势
(1)公司的竞争优势
①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及下属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装装备等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及工艺研究等工作。目前,公司及下属公司以自主正向开发为主要研发模式,已经形成从项目管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设计验证、工艺过程开发、过程验证、小批量试生产到量产等一套完整的技术研发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与院校合作等方式,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形成完善的研发体系。
此外,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团队建设,核心研发人员具备行业内 10 年以上产品和技术开发经验,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凭借着有效的自主创新机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 389 项境内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38 项,实用新型专利 250 项,外观设计专利 1 项,专利数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公司已进入奇瑞汽车、比亚迪、吉利集团等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的供应链体系,积极配合参与配套零部件开发。此外,为顺应汽车电动化、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公司应用 SPR 及 FDS 工艺与奇瑞汽车联合开展铝连接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加强焊接件产品的配套开发,已巩固并扩大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优势。
②实验室检测能力优势
公司现有试验中心可开展试验项目超 200 个,覆盖安全带、方向盘、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产品的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电气试验、部分 EMC 试验以及制动踏板/离合总成、仪表板横梁总成等车身件产品的金属材料力学检测、金属元素分析、金属油漆涂层性能检测、汽车脚踏板可靠性检测、金属焊接强度检测、三坐标检测等。
此外,2021 年 2 月,金安世腾被动安全件产品试验中心通过 CNAS 实验室认证,其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的锁止以及安全带带扣的载荷试验检测能力获认可;2024 年 9 月,普威技研汽车焊接件产品实验室通过 CNAS 实验室认证,其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多元素含量测定以及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试验、拉伸试验检测能力获认可。公司的实验室能力得到了包括奇瑞汽车、比亚迪、吉利集团、零跑汽车等现有客户的实验室认可。综上,公司具备良好的产品过程验证等能力,为公司向智能化、轻量化、模块化、主被动安全和新能源等行业发展趋势建立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③同步开发优势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与主机厂开展同步开发是实现零部件与整车设计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不仅能显著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与整车匹配度,更可通过研发环节的前置协同,大幅缩短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对控制综合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意义。
公司凭借行业多年深耕经验、严格的产品标准、稳定的产品质量、及时的响应速度获得了客户认可,在与主机厂同步开发领域优势显著。报告期各期,公司分别参与主机厂数十个同步开发项目,通过深度参与新车型汽车零部件的前端设计研发,将主机厂需求高效精准地融入产品开发规划,并持续强化核心技术研究,为提升研发效率与控制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④智能制造及自动化优势
公司致力于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充分发挥自动化优势,拓展客户群体并深化客户关系。自动化和平台化方面,公司汽车焊接件业务的点焊机器人数量由 2022 年末的 44 台提升至 2025 年 6 月末的 318 台,点焊自动化率由 2022 年的 75%提升至接近 100%;弧焊机器人数量由 2022 年末的 122台提升至 2025 年 6 月末的 317 台,弧焊自动化率由 2022 年的 60%提升至接近 100%,主要产品仪表板横梁总成的平台化产品子零件沿用率由 2022 年的 40%提升至目前 75%以上;
标准化方面,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并不断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已逐步形成了产品设计标准化、工艺工装标准化和工装调试标准化模式,针对仪表板横梁、底盘件、脚踏板等零部件产品制定了标准化流程和相关设计指标,提升了产品设计成熟度并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⑤客户资源优势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与汽车整车企业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公司已与奇瑞汽车、比亚迪、吉利集团、长安汽车、北京汽车、宇通客车、中国重汽、瑞鹄模具、华域汽车、成飞集成等我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同时,公司还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目前已与零跑汽车、越南 VinFast 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合作。报告期各期,公司与前五大客户均拥有 5 年及以上长期业务往来。在长期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历程中,公司始终以严苛标准满足各类客户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与高效的服务能力,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为切入更多主流整车制造商供应链体系奠定基础。
⑥产品种类优势
公司以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为核心,构建起涵盖汽车冲焊件、汽车被动安全件和工装装备的产品矩阵,从汽车车身件、底盘件等冲焊件产品,到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安全带、汽车方向盘等汽车被动安全件以及相关汽车模具铸件产品,实现多品类、多场景深度覆盖。依托智能化生产体系与快速研发响应机制,不仅能精准匹配客户差异化需求,更以及时的交付和稳定的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塑造公司覆盖广度与技术深度兼具的市场竞争优势。
⑦柔性化生产管理能力优势
汽车零部件产品种类多样,在长期发展中,公司凭借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不断拓展配套车型,实现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已形成成熟的柔性化生产管理能力,实现多品类产品同步生产。
通过快速调整工艺参数、智能调换工装夹具等,配合高效换线流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切换,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适配能力,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增强客户黏性。
⑧区域布局优势
汽车产业链中,作为整车厂商的核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快速响应能力是保障高效优质配套服务的核心要素。为实现与客户同步研发、保障及时供货并最大化降低运输成本,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布局”的战略,公司生产基地遍布芜湖市、淮南市、安庆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湖州市、金华市、鄂尔多斯市、西安市、湘潭市及抚州市等地,精准覆盖主要客户的生产聚集区域,并持续规划开拓新客户市场、推进新增生产基地建设。
在近距离贴近主机厂实现零部件的即时交付、压缩供货周期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确保产品运输时效与质量稳定性;此外通过专业团队驻场服务,实时获取主机厂需求反馈,快速响应产品工艺调整与服务模式优化,推动研发生产与客户需求的深度协同。以高效的区域布局体系,通过供应链的敏捷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为深化产业链合作与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