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两天,阿里和蚂蚁的大动作还真是不少啊,比如,前天,阿里AI to C的重要项目“千问”上线了,而昨天,蚂蚁也发布AI新产品“灵光”,主打“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和全模态内容生成。
更加巧合的是,昨天,也有八卦的网友拍到了马云现身蚂蚁园区的照片。照片中,马云佩戴工牌,头戴白色鸭舌帽,正和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与蚂蚁集团 CEO 韩歆毅边走边聊。
自从马云退休之后,他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引发好多人的猜测,这次也不例外。这是他来亲自指挥蚂蚁的AI发展呢?那么阿里之前发布的“千问”又算是什么地位呢?甚至有朋友产生疑问称,阿里现在的AI战略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在内部实行“赛马”和创业机制,谁能跑出来,谁就获得更大的资源?这些同样to C的AI产品,是各自为战,还是在更高层面上协同推进呢?
八姐觉得吧,不用想这么多,这其实表明,抢占to C的AI入口已经在阿里内部达成了共识,在这样一种共识下,阿里系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起发力,各个方位差异化地争夺入口。
比如,就这次阿里系推出的“千问”和“灵光”而言,看上去都是个人AI产品,但实际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其中,“千问”对标的产品是Deepseek或者ChatGPT,阿里给出的定位是“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能办事”将是千问APP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阿里巴巴已经在着手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
而“灵光”的路线则和Gemini3.0同频,都主打多模态的生成能力和小应用。用户最感兴趣的可能是,灵光开创性地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并且可编辑可交互可分享。作为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灵光首批上线三大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灵光开眼”,支持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对话更生动,交流更高效。
总而言之,看来,抢占个人AI的应用入口,已经成为了阿里系内部的共识,而且战略地位也已经上升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在这样的共识下,阿里系同频地推出了两款重要的to C的AI应用,也就不足为奇了,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差异化的应用呢。至于,阿里能否在在个人AI领域异军突起,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