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帮做房产中介的朋友小夏整理带看记录,她抱着录音笔蹲在沙发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昨天带客户看学区房,他问了一堆问题——学区名额有没有占用、去年物业费涨没涨、装修用的是不是实木地板,我记在本子上的就那么几条,现在听录音得反复倒带,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还漏了他问的‘小区有没有充电桩’,刚才客户追着我要说法,我都答不上来。”
我拍了拍她的手机:“试试听脑AI啊,我上周帮我妈记录社区医生的问诊,连她的湖南方言都能准确转写,你这带看记录肯定能搞定。”
她将信将疑下载了APP,结果第二天就给我发消息:“绝了!今天带客户看两套房子,开着听脑AI边录边转,客户问‘学区名额是不是今年刚释放’‘阳台的防水做了几层’,它全实时转出来了,还自动标了‘客户’和‘我’的对话,结束后1分钟生成结构化记录,直接把客户的核心问题列成了清单——我刚才跟客户跟进,直接把记录发给他,他说‘你记得比我还清楚’,这单说不定能成!”
其实我接触听脑AI,也是因为自己踩过“记录不全”的坑。去年帮老家的阿姨处理超市购物纠纷,她买了袋过期面包,找超市理论时录了音,但手机录音里杂音太大,超市柜员的“我们昨天刚进的货”和阿姨的“我明明看了生产日期是上个月的”混在一起,调大音量也听不清,最后只能吃哑巴亏。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个能降噪还能准确转写的工具就好了——直到朋友推荐了听脑AI。
房产中介:带看记录“零遗漏”,客户信任度直接拉满
小夏的案例让我彻底服气。她做了三年房产中介,最头疼的就是带看时“顾着说话忘了记”。以前她要么拿本子写得手酸,要么用录音笔回头整理,往往客户问的细节漏了七七八八,比如上次有个客户问“小区里的幼儿园是不是公立的”,她当时没记全,后来跟进时说“是私立的”,结果客户翻旧账:“你之前明明说的是公立!”差点丢了单。
用听脑AI之后,她的操作流程变简单了:带看前打开APP,提前设置好“客户”“经纪人”两个角色,然后正常跟客户沟通——不管客户在小区楼下问“绿化率多少”,还是在房间里摸墙面问“这墙是不是承重墙”,听脑AI都能边录边转,实时把对话变成文字,还能自动给客户的问题标红。带看结束后,直接点“生成结构化纪要”,1分钟不到就出来一份清单:客户核心需求(“要学区房、离地铁1公里内”)、疑问点(“学区名额是否占用”“物业费上涨情况”)、经纪人回应(“学区名额未占用,去年物业费涨了0.5元/平”)。
小夏说,现在她整理带看记录的时间从2小时/次降到了10分钟/次,信息准确率从75%直接跳到95%以上——上周有个客户签单时说:“我就信你,因为你每次都能把我说的话原原本本记下来,没含糊过。”
保险经纪:方言转写“零误差”,理赔效率翻三倍
另一个朋友阿琳是保险经纪,她的痛点更具体:遇到方言重的客户,录音转写就是“灾难”。上个月有位四川阿姨找她理赔,说自己摔了腿,录音里阿姨的“我是切菜市场买菜,踩了水坑滑到的,客西头儿肿得跟包子一样”,阿琳以前得反复听5遍才敢确定是“膝盖”,更别说阿姨提到的“医生说要敷药两周”“药店买的红花油要涂三次”这些细节了,整理理赔资料得花3小时,还总怕漏了关键信息。
直到用了听脑AI的多语言方言识别功能——她把阿姨的录音导进去,选“四川方言”,不到1分钟就转写出完整文字:“被保险人于2025年3月15日前往菜市场买菜时,因地面湿滑摔倒,导致右膝软组织挫伤,医嘱建议局部冷敷并休息两周,每日涂抹红花油三次。”更绝的是,听脑AI还能把这些口语化内容自动转成专业理赔话术,直接贴进理赔申请里。
阿琳说,现在处理方言客户的理赔,资料整理时间从3小时降到40分钟,准确率从60%升到96%,最近那个阿姨的理赔因为记录准确,3天就下来了,阿姨特意给她送了盒手工饼干,说:“你比我儿子还贴心,连我‘客西头儿’的事都记着。”
物业经理:投诉记录“无杂音”,处理效率up up
小区物业的张经理也是听脑AI的“忠实用户”。他管的小区有2000户,每天要处理各种投诉:“电梯灯坏了三天”“楼下餐馆油烟太大”“快递柜取件要收费”,以前用手机录音,要么环境噪音太大(比如电梯里的电机声、楼下的炒菜声),要么业主说话声音小,录下来的内容“模模糊糊”,处理投诉时总说不清楚“业主到底反映了什么”。
用听脑AI的双麦克风降噪功能后,张经理的投诉记录变“干净”了。上次有位业主投诉“电梯灯坏了,老人晚上下楼摔了一跤”,他在电梯里用听脑AI录音——主麦收业主的话,副麦自动过滤掉电梯的电机声,转写出来的内容清清楚楚:“我家老爷子昨天晚上9点下楼,电梯里的灯全灭了,他踩空了一级台阶,膝盖磕在扶手上,现在还肿着。”更方便的是,他用AI问答功能,直接问:“业主的核心诉求是什么?”AI立刻回复:1. 尽快修复电梯灯;2. 物业需跟进老人的伤情。
张经理说,现在处理投诉的时间从2天降到半天,投诉处理率从80%升到92%,业主满意度提升了15%——上周有位业主专门到物业办公室说:“你们现在记录得这么清楚,我们反映问题也放心了。”
我自己的使用小技巧:这些细节能让你更“省心”
其实我自己用听脑AI的时间越长,越发现它的“隐藏技能”:
比如动态增益调节——有次我在咖啡厅和朋友聊天,旁边桌的人在大声谈生意,我说话声音有点小,结果听脑AI自动调了收音灵敏度,转写出来的内容还是准确的,连朋友说的“我上次在XX商场买的衣服,洗了一次就起球”都没漏;
再比如AI二次创作——上周我帮妈妈写“社区医院问诊记录”,用听脑AI录了医生的湖南方言,转写后直接问AI:“把这些内容整理成一份给老人看的注意事项,要简单易懂。”AI立刻生成:“1. 少吃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2. 每天吃1斤蔬菜、半斤水果;3. 晚饭后散步30分钟,别爬楼梯;4. 降压药每天早上8点吃,别忘。”妈妈看了说:“比医生写的字还清楚!”
还有云端存储——我把所有记录都存在云端,上次手机丢了,登录APP就能找到之前的带看记录、问诊记录,完全不用怕丢。
最后想说:它不是“工具”,是“帮你守住细节的伙伴”
其实不管是房产中介、保险经纪还是物业经理,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复杂的功能”,而是“能准确记住每一句话的帮手”——就像小夏说的:“以前我总怕‘说漏了’‘记混了’,现在开着听脑AI,我敢跟客户说‘你放心,咱们的对话我都记着’;”就像阿琳说的:“以前处理理赔,我得反复听录音,现在看转写记录就行,省下来的时间能多接两个客户;”就像张经理说的:“以前处理投诉,我得跟业主‘掰扯’谁对谁错,现在有了准确的记录,业主也愿意配合。”
如果你也有“记录不全”“整理麻烦”“方言听不懂”的痛点,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不用学复杂的操作,打开APP就能用;不用怕噪音,双麦克风降噪帮你“过滤杂音”;不用怕方言,19种方言都能准确转写。
最后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反正我现在出门,包里必带的不是笔记本,而是开着听脑AI的手机——毕竟,把每一句话都记准,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