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玩具行业再度迎来重磅消息。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龚宪在会上表示,为更好促进玩具产业有序发展,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针对玩具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加紧对GB6675.1至GB6675.4《玩具安全》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近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
为引导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何亚琼透露,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促进消费品供需适配性的实施方案,引导玩具企业应用AI技术创造更多新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国内AI大模型技术的日渐成熟,AI玩具逐渐成为新潮流,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I玩具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年同比增速超200%。
那么,AI玩具和普通玩具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AI玩具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性,普通玩具功能相对单一,多为静态,而AI玩具内置先进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孩子的话语并做出回应,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有趣的陪伴体验。
其次,AI玩具可升级与个性化,普通玩具一旦购买,功能和玩法基本固定,而AI玩具可通过软件更新不断增加新功能、内容和互动方式,还能根据用户需求偏好进行个性化设置。
再者,AI玩具的教育功能更为突出,相较于普通玩具,它能根据孩子年龄、学习进度等提供针对性教育内容,助力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自2024年AI玩具崭露头角以来,相关企业数量激增,据天眼查数据,近五年玩具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将增至290亿元,2030年进一步升至850亿元。
资本狂欢的背后,是对“情绪价值”商业化的深度押注,传统玩具行业毛利率长期徘徊在20%至30%。而AI玩具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价值升级,一些中高端AI玩具产品生产企业公布的毛利率甚至超过70%。
华安证券认为,AI玩具是将人工智能(对话模型、语音识别、情感计算、知识图谱等)嵌入传统玩具,赋予玩具交互、记忆与场景感知能力的产品。与传统的玩具产品相比,AI玩具搭载大模型,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合成、人脸识别、表情分析、手势识别、触觉感知与反馈、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情感分析等技术,实现玩具和人的自然、多样交互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娱乐体验。
据京东AI玩具白皮书研究数据分析,AI玩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一百亿元以上,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破千亿量级,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0%以上。其中,中国AI玩具市场年规模预计突破十亿元,随着近几年算力指数级提升、训练成本的进一步下滑,AI应用落地渗透率将会得到提高,推断2030年将进一步突破百亿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70%以上。
东北证券研报认为,国产AI玩具在制造成本、研发周期、迭代速度及供应链完整性上具备显著优势,叠加国产厂商在原创IP与国际授权领域的积极布局,软硬融合有望打造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爆款产品,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AI玩具产业的竞争壁垒。
这里证券之星为大家整理了部分AI玩具概念股,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概念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奥飞娱乐:公司拥有强大IP储备与玩具研发能力,旗下拥有“AI智趣喜羊羊”等产品
2、苏豪弘业:公司与华麦机器人共同研发推出了AI陪伴玩偶粉红猪,搭载豆包大模型
3、实丰文化:公司推出了内置豆包大模型的AI魔法星和AI飞飞兔等产品
4、汤姆猫:公司推出了汤姆猫AI情感陪伴机器人,并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5、高乐股份:公司拥有自主品牌“GOLDLOK”,产品品类丰富
6、博通集成:公司与火山引擎合作:2025年推出AI玩具套件,搭载BK7252N/BK7258芯片,适配豆包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