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辽宁省汽车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的第五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在大连隆重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先生,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弛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开国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人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校长陈龙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宁女士出席开幕式。
第五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以“交叉 融合 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聚焦产业重构下的智能电动车辆学科建设、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与传统汽车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人工智能驱动下车辆工程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深度产教融合下的制度创新探索等热点议题,搭建汽车行业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深度对接的交流平台,探索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工程师队伍实践路径。大会开幕式第一个环节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李顺虎主持。
李顺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先生,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弛先生发表开幕式致辞。
张进华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刻把握汽车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时代大势,直面人才供需断层、产教协同不足等挑战,并系统提出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他表示学会将进一步思考引领行业发展,期待产教双方以此为契机,协同发力,共筑契合产业前沿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张进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张弛代表承办方致辞,对莅临滨城大连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发言中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探索,学校车辆工程学科的基础与平台,并呼吁各方以此论坛为宝贵契机,凝聚共识,加强跨学科与校企的紧密协同,携手开创面向未来的汽车行业工程教育新范式。
张弛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先生以“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一体化”为题作会议开场报告。项院士在报告中从战略高度剖析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产业创新的要求,强调技术突破、体系构建与人才支撑须协同推进。深化产业科教融汇,加快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抢抓战略发展窗口期,全力构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项昌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先生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挑战”做报告分享。他深入分析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竞争态势,系统解读了我国在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进展与深层挑战。他强调,产业变革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必须从未来技术需求出发,深度推动车辆工程学科改革,培养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王建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
大会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车辆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布仪式,该报告立足学科发展现状与产业变革趋势,为前沿技术创新、学科建设布局以及新质人才提供战略参考,对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嘉宾从左到右依次是: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亓昌先生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院长赵轩先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院长杨世春先生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席军强先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熊璐先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先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先生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朱冰先生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颜伏伍先生
东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应用技术院院长殷国栋先生;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汪若晨先生;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新工科建设,提升汽车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已连续举办三届。本次大会开幕式进行了第三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颁奖仪式。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朱冰
为教学设计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席军强
为三等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
为二等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人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校长陈龙
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大会开幕式第二个环节由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赵剑主持。
赵剑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兼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开国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进行了解读。报告紧扣“双碳”战略与汽车产业变革,明确了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报告从技术、产品、生态等多个维度系统规划了实施路径,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在推动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并进,加速全产业链升级,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关键的意义。
李开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宁对《车辆工程学科发展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系统梳理了车辆工程学科的发展脉络,全面总结了我国近年研究进展,深入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聚焦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科学研判立足实际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建议,为学科后续建设与长远发展清晰指明了方向。
张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熊璐先生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一体化推进未来汽车复合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培养”为题发表演讲。他聚焦国家战略与前沿产业需求,结合同济大学汽车人才培养实际,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与复合创新型汽车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前瞻性地规划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对新时代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熊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东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应用技术院院长(兼)殷国栋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培养领军人才科教深度融合创新路径与实践”的演讲。他系统剖析了汽车产业变革对人才提出的新挑战,介绍东南大学的人才培养路径与创新举措。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到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从科研成果转化到产教协同实践,全方位展现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复合型领军人才的探索与成效,为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方案。
殷国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东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应用技术院院长(兼)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资总部副部长杨文镔先生以“从车企用人看高校人才培养”为题发表演讲。从产业端视角出发,结合企业一线用人实践,以详实数据勾勒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剖析企业对人才核心能力的关键诉求。通过分享全周期育人模式,解读企业育人逻辑与路径,助力高校精准把握产业端人才培养需求,助力校企协同培育适应未来汽车发展的实战型创新人才。
杨文镔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资总部副部长
本次论坛设置1场全体大会、5场闭门会议、4场专题分论坛,43个报告、1场圆桌论坛,并同期举办10余家企业展览展示及38个汽车相关课程建设典型案例,覆盖了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前沿与热点话题。本届院长论坛受到高校、企业的高度关注,期待通过这一平台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协同合作,共同为行业人才培养建言献策,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