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上,中国长安汽车以“新长安 新安全 天枢智能”为主题,发布了“新安全”价值体系,率先将汽车安全范式从“被动安全”转向“主动智能泛安全” ,同时,企业发布了“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品牌。
发布会现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非表示,中国长安汽车安全理念已从传统狭义的物理防护,逐步扩展为涵盖行车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隐私安全等全面主动的“泛安全”体系,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据介绍,天枢智能驾驶辅助让每一次突如其来的加塞,都可以瞬间识别,平稳减速拉开距离。在驶近高速匝道口,前车连续变道,天枢智能会提前预判它的轨迹,主动减速避让。其搭载的100线激光雷达具备10Hz高频探测能力,视觉和激光雷达高精度融合感知,为车辆进行预判,还能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生成的神经网络模型,提前感知邻车动向,智能规划安全轨迹,实现平顺减速或小幅避让。
面对高速急弯匝道与复杂的汇流路口,这对驾驶员的方向感、车速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天枢智能凭借“多源传感融合”的厘米级定位技术,让车辆在曲率复杂的匝道中始终稳居车道中央,实现高达98%的自主上下匝道成功率。此外,天枢智能驾驶辅助激光版凭借夜间的超视距感知能力,打破昼夜界限,哪怕以100km/h行驶在深夜无灯的高速上,遇到施工车道收窄、尾灯不亮的故障车,或进出隧道光线突变等情况时,它都能提前200米识别障碍和风险,平稳减速、安全应对。
天枢智能驾驶辅助采用端到端技术,实时识别风险场景,像老司机一样提前预判风险、规避风险。不仅如此,核心优势还在于数据驱动的持续进化,智能驾驶辅助日仿真超330万公里,实现系统“越开越聪明、越开越安全”。有了驾驶辅助的安全与座舱的安心,应对复杂路况的“底气”更不能少。天枢智能底盘通过三向六域等技术,提升极端场景响应能力,在“知险、避险、脱险”全链路做到极致,加持众多创新功能,全状态轮胎监控、弹性波AI识别技术,以及提前预警磨损与电池磕碰风险等。
至于智能座舱,会深度融合AI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首发App Agent功能,实现从语义理解到服务执行的全程贯通。例如,用户仅需说出“带孩子看《长安的荔枝》”,系统即可自动完成影院选择、购票与导航设置。今年前10个月,天枢智能座舱精准响应语音指令7250万次。
当前,“天枢智能”正在加速迈入产品普及的新阶段。中国长安汽车构建了“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在16大领域,建成200余个实验室,以及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全球首个”的顶尖实验室集群。按照规划,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将累计推出超5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全部搭载天枢智能,海外销量占比突破30%。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