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温柔的播种。而有些播种,需要跨越山海,持之以恒。
十年前,一颗名为“繁星计划”的种子,由上汽大众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播下。那是2015年,他们的目标明确而坚定:聚焦乡村教育,改善那些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教学环境。从最初的校舍援建、设备捐赠开始,这场公益长跑便未曾停歇。
湖南、河南、广西、湖北、贵州、陕西、云南……十一年来,十一所希望学校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拔地而起。累计超过2100万元的捐赠,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惠及了超过两万名青少年。数字是抽象的,但每一张焕然一新的课桌,每一间亮堂的教室,背后都是一个被照亮的童年。
时间的指针划到2023年,乡村教育的需求也在悄然变化。当基础的“硬设施”逐步完善,精神的“软滋养”和面向未来的“科学素养”便显得尤为迫切。上汽大众的“繁星计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开启了它的迭代升级——引入STEM教育。这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叠加,而是一场关乎思维与能力的革新。
升级的理念,需要最踏实的践行。不久前,湖北恩施利川的上汽大众希望小学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由员工、车主、媒体和各界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不仅带来了打印机、书籍和体育器材等实实在在的物资,更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课堂之内,精彩纷呈。STEM科学课上,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组装太阳能小车,钻研汽车模型,那些书本上抽象的力学、工程学原理,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变得鲜活可感。但这趟旅程远不止于科学。知识科普领域的“混知”团队,用一场妙趣横生的互动历史课,让远古的智人与现代的孩子展开了“对话”;音乐志愿者带来的《音乐之声》,让旋律在山谷间回荡;而来自上海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朗读课,则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用声音传递情感与力量。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在这里交织融合,为乡村基础教育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补充。
尤为可贵的是,这份公益之心,深植着“因地制宜”的智慧。上汽大众与青基会并未简单照搬城市STEM课程,而是深入乡村教育现场,共同研发了一套真正适合当地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课程。在恩施利川的这所小学,我们看到了这套课程成功落地的样板。低年级的孩子从基础原理入手,高年级的孩子则挑战更具难度的项目,科学的种子就这样被分层、有序地播撒进心田。
他们深知,点亮一盏灯,不如点燃那掌灯的人。为此,“上汽大众希望工程STEM课程教师培训”项目应运而生。它旨在赋能乡村教师,让他们成为传播科学火种的“执灯者”。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培训教师超过400人次,这些老师将所学带回课堂,如同星星之火,已惠及五千余名孩子,实现了从“点亮一个”到“照亮一片”的跨越。
回望这十年,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一员,上汽大众将其在工程、技术和跨学科整合上的优势,转化为了支持青少年成长的独特力量。从最初援建校舍的“硬件支持”,到如今研发课程、培训教师的“软实力赋能”,这条乡村教育公益之路的升级,清晰而坚定。它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智慧、资源与长期主义的深度融合。
十年,于历史不过一瞬,于许多孩子,却是一整个童年。这场持续了十年的“繁星”之旅,没有终点,它仍在续写。因为它所点亮的,不仅仅是校舍,更是无数个值得期待的广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