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18载掰开“卡脖子”的手
锐科激光总工程师 闫大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叶群
“创新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11月25日,在第二十五届华创会开幕式现场,国家卓越工程师、锐科激光总工程师闫大鹏以《追光筑梦,创新报国》为题,讲述了一段从“技术卡脖子”到“全球领先”的激光产业突围故事。
“中国、美国、德国都已将激光制造列为国家战略,激光制造已成为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核心技术。”闫大鹏介绍。
“2007年以前,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是空白!”闫大鹏回忆,当时欧美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华工科技购买一台10000W激光器要花800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他通过华创会回国,与华工科技共同创办锐科激光,开启冲破垄断突围之路。
如今,锐科激光已实现技术逆袭:相同功率的激光器,价格从800万降至8万,市场规模从“零”拓展到中国光纤激光百亿市场,带动激光装备进入千亿级、激光应用迈入数万亿领域,彻底改写全球激光产业格局。
“光纤激光器是激光制造的‘心脏’,必须掌握核心技术!”闫大鹏带领团队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创新体系。锐科激光在2018年后颠覆国外技术,实现全链条国产化,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公司累计获国际专利10件、中国发明专利278件,2018年成为国内首家主营激光器的上市公司。
闫大鹏介绍,锐科激光的产品已深度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在航天领域,助力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关键部件制造;在汽车领域,国内近400家车企实现装备100%自主可控,全球市场份额达38%;在基建领域,突破造船、桥梁制造工艺瓶颈,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提供支撑……
闫大鹏坦言,习近平总书记4次考察光谷、3次听取激光器应用汇报,更坚定了他“追光”的决心:“只要国家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让中国激光在全球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