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如果油价降到3块,你还会买新能源车吗?
其实这是一个讨论度极低的话题,这个话题的本意,是想用低油价带来的“省钱效应”来和电车的经济性能形成对峙的局面。
其实挺没意思的。
国内的油价,的确不能和便宜挂钩,但放眼全世界,绝对也不算高,不能天天盯着北美、阿联酋这些地区看,它们的油价的确很低。
但要知道,比如说阿联酋,一个极其缺水的地区,他们的饮用水价格昂贵的几乎和汽油一样。从整个生活角度来看,单纯的油价低,并没有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很多人买油车,其实是不看油价的。
24年4月,新能源车的零售量超过47万台,国内的渗透率接近44%,也就是说这一个月,每100个人买车有44个买的是新能源车。
当期的汽油价格非常高,92号汽油单价8.3元/L,处于历史的较高点。高油价影响人们买油车了吗?好像没有,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买电车的人是为了规避高油价,这是一个悖论。
买油车的人,一直都知道加油的成本是很高的,国内的油价低点也在6块多,和高价的8块多差距在20%左右。
只要开的是油车,成本就不低,比如说一台飞度,够省油了吧。
油价6块5的时候,100公里的用车成本在40块钱左右,油价8块5的时候,成本是50块钱左右,100公里的油价成本差距在10块钱左右,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不能接受。
第一,10块钱的价格差,是建立在“高油价基础上”。
第二,大多数人的用车强度不高,一年就算跑1万公里,即便是全年处于油价高位,也就多花了大约1000块钱。更何况全年的油价处于波动状态,有低点、有更低点,所以多出的油费成本根本不会有这么高。
很多人想用“高油价”的概念,来驱散油车用户的购买想法。
也有很多人想用“低油价”的伪概念,去否认电车的经济性能。
我觉得这两个说法都有内在的“阴谋论”,就像我刚才说的,全球油价基本上都很稳定,按照汇率、币种、综合环境的消费情况来看,汽油这个东西,在大多数地区都是“高价值”商品。
比如说,日本的油价和我们的差不多,欧洲的一部分地区,月收入1500欧左右,汽油2欧每升。
低油价只存在于极个别地区,国内很多人买油车,不会因为汽油贵了、贱了就影响买车计划。
原因很简单,买车是一件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消费的是一台能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具,短期的油价不会影响长期的消费抉择。
而且,很多人对油车的认可度,是深入人心的。
油车可靠、稳定、耐用,是一个踏实的伙伴,而且很多人赋予了油车不一样的情感,比如说品牌价值、设计理念、操控价值等等。
这些都是主要的吸引力,发动机烧多少油,也并不是那么重要。
无非就是油价高点,少开点车,油门踩轻一点,油价低了,就多开开车,这是很多人自我调节的方式。
的确也有很多人因为省钱买电车,但大多数买的是入门的、价格便宜的电车,因为入门电车的经济性能的确比较突出。
但是回头看那些非常昂贵的电车,消费者在消费它们的时候,考虑的就不是省钱属性了,不信你去问问那些花20万、30万乃至40万买电车的用户群体。
省钱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吗?
完全不是,他们根本不关心电车是不是省钱,他们要的是电车的舒适、豪华、平顺、科技等产品力,这些是油车没有的。
所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买油车的人,他们不太会关心油价高低,就算油价再高,对于他们来说油车也是第一位消费品。
因为在很多人的消费清单中,就没有电车这个选项。
当然这个文章不是在制造对立面,只是说出了一部分买油车的人的内心想法。
下一篇:肆拾玖坊张传宗要“搞”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