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李维刚不包塘后,感觉他的生活过得属实有点太“滋润”了。
20号还在厦门夜市玩“饭团挑战”,23号就又跑到新疆大巴扎了。
虽然“饭团挑战”因为低估了大学生们的“胃部实力”,很快就送出了好几个“500”块,但是自驾去新疆这几天,李维刚真的是过美了。
在新疆“火星基地”玩扔轮胎,吃烤鸡,身边还有美女做陪。
戈壁滩的风属实有点大,但也就是这样辽阔的地方,才能好好驱散一下之前包塘时积压的憋闷情绪吧。
中间接到求助电话,说有人开车陷在沙滩了,李维刚二话不说就开车出发,到了之后才发现又是一位美女司机,真的是忙到深夜也不觉得累。
一路跑到伊宁集市,恰逢“公主选夫”,身材壮硕一身腱子肉的李维刚一眼就被“公主”相中,接到了直直扔过来的绣球。
虽然知道里面可能带有一定的剧本成份,但是看到李维刚兴奋的脸都红了的样子,感觉他此刻应该是真的心动了。
只能说李维刚这种模式的新疆之游,才是最让人向往和羡慕的,吃喝玩乐每一样都按最顶格的参与,真就一点都不需要在乎价格。
不过兴奋劲儿过去之后,李维刚还是忘不了“做生意”。
经历过无数黑心塘主的“磨炼”,真的能感觉到李维刚现在的“心”是越来越狠了,已经不会再轻易被某些人哄两句就什么都答应。
不包塘之后,他尝试过包果林,虽然干的磕磕巴巴,但好歹没有赔钱。
比如上次就把自己已经折腾了两三天的猕猴桃,转手卖给了批发商,轻轻松松赚了好几千。
这次到新疆,他作为一个外地人,最终决定将“创业”目标定在新疆切糕上,这玩意作为新疆特产,还能不好卖?
起码他作为一个游客,就很想尝尝新疆本地的切糕到底味道如何,顺便再给亲朋好友都捎带一点。
随便找了一家新疆的甜品店,李维刚进去先打探了一下新疆本地切糕的价格,不得不说切糕这玩意是真的压秤,就这么小小一块,居然就一斤了。
售价则是35元。
不过这本地切糕看着就是漂亮,里面的葡萄干之类的特别多,而且也不像其他省市那样看起来干巴巴的,反而十分水润。
经过一番沟通,李维刚成功“借”到了这家蛋糕店的后厨,对方还给他准备好了食材。
也是在这里李维刚才知道,原来切糕的坚果,是不和糖浆一起再炒一遍的。
因为那样的话,做出来的切糕就太甜了,糖浆也不用熬出明显的糖色,这样做出来的切糕才漂亮。
李维刚自己回想了一下他在家时做的切糕,确实是这样,他当时做出来的,就“颜色”而言,跟新疆正宗的切糕完全没法比。
一番搅拌捅咕,李维刚的切糕很快就出锅了,上面再铺上一层蜜饯,等冷却就可以出摊。
李维刚算了一下,他做出来的切糕差不多20斤,成本确实就在10块钱1斤左右,再加上他也没有什么房租水电人工需要操心,最终他把价格定在了15一斤。
刚刚也看到了,他的用料和35一斤的切糕完全一样,而且李维刚还专门分装了,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好卖的。
只不过让他尴尬的是,就在店铺门口卖居然卖不出去,吆喝了好半天才卖出去几份,于是李维刚火速端着“摊子”换了个人流量更大的街口。
一盒15,有的盒子里装了两块就是30,这价格说实话真不贵,可能连李维刚都没想到,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人砍价。
一位大妈过来问了问价,一眼相中了大盒,但价钱上她却是狮子大开口,只打算给20。
要是以前心软的跟稀泥一样的李维刚,估计来回拉扯两下就同意了,但如今的李维刚可不一样了,他早就在吃一堑一堑又一堑种变得心狠了,最终只愿意降价5块。
大妈念叨着20块钱的话,她就当请客了带给家人尝尝,最后两人居然因为5块钱谈崩。
咱就是说,一个是千万粉的大网红,一个是不远万里出来旅游的游客,也是在这都犟上了。
本来以为这个大姐就够奇葩了,紧接着又来一个年轻女孩,一张嘴也是想20块拿下大盒。
李维刚这次更狠了,只愿意降价2块,不过这单反而谈成了。
虽然在面对成年人的时候非常“苛刻”,但如果是小孩来买,李维刚还是很心软的。
两个小女孩说自己想吃但是没钱,李维刚扭头就送给了她们一盒,本来打算送两盒的,但是小家伙们说一盒就够了。
还有一个带着10块钱过来买一小块,李维刚将切糕递过去的时候,还把钱也还回去了,真就主打一个“态度好就免费送”。
看来连续的包塘,似乎让李维刚对大部分成年人的厚皮心黑程度,产生了深深地心理阴影,但对孩子还是很包容。
希望他之后,不会在这方面也被坑吧。
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