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九零后》导演眼中的杨振宁:极为自律,思路清晰明确
创始人
2025-10-18 16:41:31
0

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在京病逝,享年103岁。在金鸡奖获奖纪录片《九零后》中,耄耋之年的杨振宁留下了珍贵的自述影像。该片导演徐蓓曾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称,杨振宁极为自律,做任何事情都很明确。例如,“我是怎么看的,我该怎么做,我的要求是什么”,且一定照办。

《九零后》中的杨振宁。

《九零后》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的一段真实历史。1938年,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大,在该校物理系得遇吴大猷等知名教授,对他之后的学术道路及人生选择影响甚深。

2017年,95岁的杨振宁坐在纪录片《九零后》的摄像机前,思路清晰地讲述了这一段战火中的求学经历。《九零后》导演徐蓓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所有受访者中,最严格规定采访时间的是杨振宁,而且他中途会看墙上的钟,提醒进度,最后真是正好按计划的时间完成采访。“我觉得杨振宁先生是一个极为自律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很明确,例如‘我是怎么看的,我该怎么做,我的要求是什么’,决定了就一定照办。”

徐蓓说,当时她和杨振宁是用中文写邮件的方式沟通,在这个沟通过程中,自己就学到很多,包括怎样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怎么跟人愉快而舒服地相处。“跟他交流起来,很舒服、很通畅,你会非常知道做一件事情的进退和分寸感。其实,这些都是人生当中特别重要的细节,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你把自己的专业做得很好。”

《九零后》片中插画:杨振宁与邓稼先吟诗怀古。

纪录片《九零后》中还有一些插画镜头,是依据西南联大校友所写的回忆文章,还原了青年杨振宁与邓稼先一起吟诗诵读的场景。两位科学家的深厚情谊贯穿了彼此终生。

2021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活动上发表讲话,称邓稼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最亲近的朋友。他回忆道,1971年,邓稼先曾给自己写过一封信,结尾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半个世纪之后,杨振宁隔空“回复”:“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季度AI视频生成产品:多模态输... 分析师 刘萌媛 奕然 量子位智库 | 公众号 AI123All Sora2五天下载量破百万次,引爆A...
HICOOL 2025|破茧“... 10月17日,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举办“AI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论坛上,来...
民众雨中走进杨振宁旧居参观缅怀 10月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图为当...
李连杰卸任国际武联“武术形象大... 新华社成都10月18日电(记者陈地) 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日前在四川峨眉山市举行,赛事期间,担任...
2025年AI数据分析之Cha... 白皮书深入探讨了ChatBI(聊天式商业智能)在AI时代的发展趋势、技术挑战、功能特性、创新应用及典...
海淀区首家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营造社会共享的良好环境健康氛围,10月17日,海淀区环境健康科普宣...
2025秋外研社版初中七年级德... 外研社版七年级德语(C1)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外研社版...
民众雨中走进杨振宁旧居参观缅怀 10月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图为当...
印度留学生想申请中国事业编?表... 我国10月份开始实施K字签证后,据说印度的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寻找如何快速在中国找到工作的教程。 此外,...
【解码就业新形势 铺就职业成长... 【解码就业新形势 铺就职业成长路】 ——英语学院就业政策及职业发展指导会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