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营造社会共享的良好环境健康氛围,10月17日,海淀区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百旺校区正式启动。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建科、中关村第二小学党委书记倪百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钱岩、中科科技培训中心科学教育部主任齐明锐出席活动,共同开启青少年环境健康科普教育新篇章。
仪式现场,中关村第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郝新怡首先发言,详细分享学校在环境科技领域的教学实践与特色活动,展现了学校深耕生态教育的扎实基础与丰富经验。随后,余建科介绍了海淀区环境健康管理试点的核心工作内容,以及海淀区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的建设背景与整体规划。齐明锐则分享了中心在生态环境科普领域的过往成果与实践案例。
在现场青少年的热切期待中,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和中关村第二小学领导共同登台,宣布海淀区首家国家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正式启动。
本次基地建设聚焦“科技赋能科普”,打破传统单向宣传模式,以互动体验和专业讲解为双引擎,配备1台环境健康知识抢答设备、2台环境健康素养翻书设备及2块环境健康宣教动画展板,并设计了涵盖环境健康素养宣教手册、《秒懂生态环境与健康》科普动画、“碳小海”主题定制文具等宣传材料。让青少年能够亲手操作,在趣味互动中探索并直观学习环境健康知识,推动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科普新体验。
启动仪式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郭凌川现场演示科普设备的操作应用,通过抢答互动与非接触式翻书体验,直观呈现设备的科技感与趣味性,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环境健康知识的魅力。随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朱颖带来“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主题讲座,用丰富的案例通俗易懂地讲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居民健康的具体影响,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环保认知,更倡导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带动家人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作为海淀首家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中关村第二小学百旺校区在生态环境教育领域成果显著。校园内精心打造了药植角、气象站等环境体验教学设施,并串联形成生态教育路线,将环境教育融入校园空间,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动手实践中感受生态魅力,为环境健康科普教育的落地提供了优质场景支撑。
海淀区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基地的落成,将成为区域环境健康科普宣教的前沿阵地。它不仅为辖区青少年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直观接触环境健康知识的平台,更助力打通环境健康科普知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营造全民共享的环境健康氛围提供支撑。
下一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化环境健康科普宣传工作,以基地为中心,创新科普形式,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区域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推动环境健康科普宣教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环境健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供稿:韩鑫晔
编辑:韩鑫晔 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