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中,李云龙和赵刚绝对是过命的“铁哥们”,抗日时期在独立团如同知己,对彼此的心思都再清楚不过。

毫不夸张的说,相比于丁伟,孔捷等人,李云龙是打心眼里欣赏赵刚,能文能武,在管理纪律上也与众不同。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全国迎来解放后,两人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思想渐行渐远。

对于他们的“思想道路”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田雨早已透露了出来,一语点醒梦中人。
“思想境界不同”
我们都知道,《亮剑》中李云龙是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他不仅有血有肉重情重义,而且为人处世十分圆滑。

按李云龙的思想来看,他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别人干什么都无所谓。
这一点其实在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跟楚云飞“做交易”,还是跟后勤部部长“做买卖”,李云龙永远都是赚的那一个。
哪怕是跟“老滑头”丁伟,他也没什么吃亏,用几挺机关枪换来了骑兵连连长。

面对旅长训斥时,李云龙也会格外“讨好”领导,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虽然表面很鲁莽,但在为人处世却很是油滑。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大老粗”的他不懂政治,也对政治不感兴趣,只是一心处理好打仗方面的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在解放后只顾研究军事,并且对自身的纪律也不严格。

而反观赵刚就有所不同,解放后被调往北京工作的他,不仅对自身要求很高,也不允许其他人“搞特殊性”。
剧中当赵刚得知自己的上级大肆花费公家钱,私生活婚礼后,他直接越级进行了上报。

通过这一点,我们就足以看出赵刚的纪律性有多高,哪怕是自己的上级领导也不例外,在他眼中一视同仁。
可对于赵刚的这种做法,没想到李云龙却认为对方太敏感,一点小事没必要刨根问底。

看到李云龙这样的态度,我们就足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思想境界”有着明显的差距,一个目光在眼前,一个目光则在未来。
“参军初衷不同”
除此之外,虽然两人都是军人,但他们参军的初衷却大有不同。
从本质意义上来看,若不是战争爆发的话,两人或许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毕竟李云龙是农民出身,而赵刚则是知识分子,并且还在燕京大学读过书。
在黄麻暴动时期,李云龙之所以毅然决然从军,相比于打心眼里想起义,更多的是温饱问题。
当时那个年代物资贫乏,到处打仗,而没钱没背景的老百姓,在这种环境下苦不堪言。

别说好好工作过日子了,甚至就连一顿饱饭都成为了“奢侈品”,生活异常艰难。
而李云龙若是不参军的话,那么他很大几率会活活饿死,虽然鬼点子多,但在大环境下也无济于事。
反观赵刚就大有不同了,在那个时期能够读书且考上大学,除了自身非常努力外,更离不开家庭背景的支持。

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肯定并非贫农家庭,起码能够保障生活。
一个读书人弃笔从戎去参军,赵刚的初衷绝不是为了吃饱饭,而是为了抗日救国,将侵略者赶出祖国。
更何况赵刚头脑非常理智,所以他参加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更多的是内心坚定的信仰和理想。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云龙参加是属于被动型的,而赵刚则是属于主动型的,两人的成长路径跟抱负都有所不同。
虽然李云龙并没有认清自己与赵刚的差距,但学历同样很高的田雨,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当田雨说李云龙没有理想时,他整个人当即就恼火了,声称自己若是没有理想,现在还在大别山里老实待着呢。

对于李云龙的质疑,田雨则表示理想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是理想通过是得到了实现,哪怕牺牲也在所不辞。
这句话的第一种就是指李云龙,从一个编筐的成为了将军,而赵刚则属于后一种。
通俗来讲就是一个是实现自我理想,一个是实现自我价值,两者完全不在一个境界。

然而田雨所述的道理,李云龙则一窍不通,这也是导致两人无形中“渐行渐远”的一个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亮剑》的结尾处,赵刚也曾强烈反映出自己的不满。
一是自己上级私生活搞特殊,二则是自己家孩子上学时的事迹。

当两人一起去接赵刚孩子时,赵刚直接发起了吐槽,声称现在孩子小小年纪就比谁父亲官大,谁家车子更豪华,明明还有老百姓饿着肚子,可一些人却搞起了特权。
讲其这些话时,赵刚一脸的气愤,因为他十分痛恨这种“比”的行为。
听闻此言,不料李云龙却认为赵刚太“小题大做”,在他眼中这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通过这一点,也能够很形象体现出两人之间思想境界的不同,虽然表面上还是好兄弟,但心中的方向早已有了偏差。
“家庭的影响”
而在现实中疏远的点就很容易理解了,当年两人在独立团形影不离,是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同。
随着全国解放,双方所担任的工作不同,工作地点也不同,许久没联系关系肯定没之前那么铁了。

更何况后来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重心也都放在了妻儿身上,无法再像之前那样说走就走,身上已经有了家庭的责任。
不过这种家庭影响只是片面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理想方向,这种隔阂是不可逆的。
总体而言,其实李云龙和赵刚之所以“渐行渐远”,并不是没有缘由,他们在思想境界,理想抱负等已经不在同一条道路。

一位是忠于理想主义愿付出生命的革命者,一位是有情有义的职业军人。
不过要从原著结尾来看的话,其实他们最后也成为了一类人,都是理想主义者,真有不同的话也只是殊途同归罢了。
上一篇:《水龙吟》被男三号原著最高人气,制片人苦找8个月的他惊艳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