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姚艺:创新药10年浮沉迎来收获期,未来几年业绩将快速释放
创始人
2025-05-21 21:39:23
0

在国内强手如林的公募医药基金经理中,宝盈基金的姚艺相对还是一个低调的名字,这位南开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的医药基金掌门,目前的任职年限刚满4年;但就是这样一位低调内敛的基金经理,却在今年以来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来自银河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姚艺所管理的基金年内收益全部飘红,特别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基金,A类过去六个月收益已经达到了21.14%。同时,由他所挂帅的宝盈创新医疗混合发起式基金正在发行中。

近日,姚艺接受了专访,他强调:“看好创新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创新药在医药板块多重正向利好,原因在于国内刚需支撑,地缘政治风险概率较低,美国药价调整的影响也很小。而且,创新药经历了10年积累,终于到了收获期,盈利公司会越来越多。”

投资创新药倾向于确定性

问:近期,对医药生物尤其是创新药而言,政策层面暖风频吹,您如何看其对医药投资的影响?

姚艺:以创新药领域为例,这一赛道有望迎来利好。去年两会,国家将创新药写入报告,二季度出台产业链支持政策。从临床试验、审批周期到医保谈判后的入院等环节均给予支持。医保谈判对国内创新药支持力度大,价格符合产业与市场预期,续约产品价格也较为友好,年底医保局还鼓励商保参与,进一步支持创新药使用。

问:在医药行业中,普遍认为创新药是目前逻辑最顺的子行业,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原因所在?

姚艺:对国内而言,创新药是内需、刚需、必选费品,政策很支持;对海外而言,出海多以BD方式,即专利使用费授权,后续生产销售、注册归海外大药企,我们仅收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净销售分成,大概率不受关税影响。美国也不会单方面限制美企买中国企业产品,否则会降低美制药企业全球竞争力,与美国科技优先政策不符。

创新药布局期长,需要临床前实验、临床一期、二期、三期,耗时较久。但我国创新药经过多年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果。2015-2017年,我国每年只批准1.3个创新药,过去两到三年,每年能批准超过30个。选取15家代表性创新药公司,2018年收入体量仅32亿元,2024年中期已达230亿元,全年预计超过450亿元上下,增速在医药板块中名列前茅。

目前创新药在医保支付中的比重还不到4%,仅为3.7%。而我国医保每年有3万亿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和2万多亿元的支出,属于刚需。假设未来创新药支付比例从3.7%提高到10%甚至更高,对创新药公司业绩将有巨大支撑。

此外,创新药企业每个季度都有学术会议带来数据,数据因质量好才会被接收,实验失败风险小,还有不时出现的BD合作作为催化剂。综上,国内政策支持,地缘政治风险低,未来几年业绩将快速释放,催化剂多,业绩确定性高,逻辑非常顺畅。

问:在您管理的基金一季报重仓股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创新药龙头股的名字,请问这样构建组合背后的原因?

姚艺:基金一季报显示,我们在创新药领域的龙头持股占比增多。这与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周期相关,创新药从临床前试验到一期、二期、三期,上市周期长,早期投资风险大,数据失败可能致公司归零。因此,我们投资创新药倾向于增加确定性,如等待二期实验数据成功、三期实验推进或产品放量,或产品授权美国、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以此提升海外确定性。

前几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创新药公司较为稀缺。但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国内外临近收获期的创新药公司增多。所以,我们买入的创新药公司也相应增加,并体现在前十大重仓股中。这些公司国内业务进展顺利,部分已进入三期临床或有产品在售,海外也已授权、开展临床试验甚至有销售,因此我们选择重仓持有。

创新药的核心突破仍取决于数据

问:目前二季度已经过了一半,从产业的角度看创新药这条子赛道,接下来有哪些突破或许可以期待呢?

姚艺:从创新药产业周期看,后续突破点值得期待。从催化角度,二季度、三季度业绩期及年底业绩快报期,创新药表现可期。5月相关会议及后续学术会议,均有临床进展与公司BD动作,构成产业催化。

不过,核心突破仍取决于数据。ASCO作为全球顶级会议,收录数据质量高,口头报告更是代表优异成果。今年是ASCO历史上中国企业数据发布最多的一年,未来或持续增加,因此今年中国企业数据表现备受瞩目,国内公司在多个领域有望展现重磅成果。

若数据优异,中国企业将在国内外市场提升BD率和BD价值。ASCO会议后,三季度可重点关注优质产品BD进展,期待快速落地。

问:从创新药的上市公司阵营来看,具备怎样特质的二线公司未来会有异军突起的机会呢?

姚艺:确实创新药领域的二线公司存在机会。这类企业只要有资金或研究实力,就可能创造奇迹,研发出创新药并取得好数据,实现逆袭。核心在于能否研发出重磅药物,早期临床前、一期或二期数据达同类最优(bestinclass)或原始创新(firstinclass)水平。若药物未来国内市场能卖30~50亿元,海外市场卖30亿到50亿美金,企业就具备投资价值。

问:今年创新药的新老龙头之争格外激烈,背后是两种发展路线的比拼,一种是本土派,一种是海外派,未来谁会成为主流呢?

姚艺:本土市场是创新药研发的基础,企业需先在国内上市并卖好,这是必争之地。但海外市场更广阔,价格体系与国内不同。若能进军海外市场并做大,企业市值天花板将被打开。仅依赖国内市场,市值天花板有限。若产品出色且能出海,市值潜力将大幅提升。

问:进一步谈谈创新药出海吧,这似乎已经成为趋势不可阻挡,但投资重点需要关注哪里?

姚艺:中国企业现在如何分享海外市场呢?答案是BD。中国企业将自己处于临床前、临床一期、二期或三期的产品卖给海外大药厂,之后产品的生产、临床、注册、销售等都归对方企业所有,中国企业只需分享收益。分钱方式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首付款;第二部分是里程碑付款,产品在海外做临床、申报上市、销售收入突破一定金额时,会有总额付款;第三部分是净收入分成,剔除药企补贴后的海外销售净收入,国内企业有望享有双位数以上的分钱。

从2022年到2024年,国内创新药企业被欧美企业大举“淘货”。特别是2024年,在全球首付款5000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中,中国占了30%,我预测这一趋势还会延续。

投资理念坚守基本面聚焦三大核心

问:此外,您对AI医疗如何看?特别是在大模型辅助创新研发上,未来可能会有哪些突破呢?

姚艺:我们认为AI医疗的核心在于医疗本身,而非AI技术。AI作为工具,更多是提升医疗效率,辅助医生更便捷、准确地诊断,还需要时间。

在AI制药领域,AI改变不了药品的临床周期,即使通过AI筛选出药物,仍需进行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目前,AI制药在临床前环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筛选分子和模拟动物实验上,美国FDA已开始允许通过AI设计模型优化临床前实验,有助于提升临床前效率。但当所有创新药公司和CXO都采用AI技术时,对单家企业的意义不再显著,而是提升整体行业的研发效率,利好整个创新药行业发展。

未来研发环节的突破,目前较有可行性的是在临床前研发的动物实验中应用AI模型。或许未来部分新药无需进行动物临床实验,或仅需部分动物实验,通过AI模拟即可完成。但无论如何,人体临床试验仍是必不可少的,在可预期的未来内不会改变。不过在动物临床模型中使用AI模型已算重大突破。

问:未来,生物医药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呢?

姚艺:生物医药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每一次能创造新需求的革命都会带来经济增量,工业革命从农业迈向工业时代创造了大量需求,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也期望创造新需求以产生增量价值。

医药行业的创新药,通过研发新产品满足和替代未被满足的需求,致力于让人类活得更长、更好,本质上是在创造需求。只要需求被创造出来,就会有人类去消费,进而产生增量、贡献价值。因此,创新药具备成为经济新引擎的潜力。

当前,科技领域的三大方向为AI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创新药。创新药经过十年布局,已进入收获期,在创造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将带动收入提升、利润释放。

问:能否具体阐述一下您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

姚艺: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始终坚守基本面,聚焦景气度、兑现度与辨识度三大核心。景气度衡量产业及公司发展态势,直观表现为增速;兑现度检验企业战略逻辑能否落地为临床进展或业绩;

辨识度反映公司逻辑受医药基金或全市场认可度,决定上涨空间。

就创新药板块来说,政策红利叠加企业业绩兑现期,景气度持续向好。自去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企业业绩强劲增长,未来产品管线丰富,三期临床、上市放量、海外授权及上市等关键节点密集推进,景气趋势明确。随着产品成功商业化,兑现度将进一步强化,在医药基金及全市场基金中形成高辨识度,这正是我们重仓创新药板块的核心逻辑。

问:最后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基金经理之路,这些年的实战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

姚艺:2021年3月,我接手了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基金。从今年以来以及近三年的相对排名来看,基金表现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是医药牛市的高点,从接手产品至今将近4年时间内,产品的超额收益还算不错。

我作为成长型基金经理,只要所投资的板块有机会,就有望贡献超额收益。例如,2021年3月到6月,我管理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基金贡献了超额收益;但2021年6月到2022年全年医药板块几乎没有机会,我无法贡献(很难贡献)。不过2023年之后,无论是阶段性的消费医疗,还是阶段性的中药,还是这两年的创新药,只要有超额收益,我还是都能抓住。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特朗普:如iPhone不在美国...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他很久以前...
特朗普:苹果手机若不在美国生产... 新华社华盛顿5月23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说,如果苹果公司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外国制造,应该面...
旭辉公布境内债券重组方案:涉及... 每经记者|包晶晶 每经编辑|陈梦妤 5月23日晚间,旭辉控股集团(HK00884,股价0.212港...
市场份额占比24.57%,银河... 每经记者:李娜 每经编辑:彭水萍 2025年4月,全市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产品数量突破1...
WTI 原油期货:跌 1.00... 国际能源期货实时报价 5月23日讯,截至20:30,WTI原油期货跌1.00%,美国天然气期货跌0....
特朗普建议对欧盟征收50%关税... 今日财讯要览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 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合...
原创 特... 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苹果公司发出威胁,称要对非美国生产的iPhone征收25%的...
梁靖崑4比3战胜林诗栋,晋级多... 据@人民体育 消息,2025年世乒赛在卡塔尔多哈继续进行。在刚刚结束的一场男单1/4决赛中,中国队选...
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5月23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注册...
上海锐垚科技申请基于区块链技术...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锐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区块链...
科创板系列指数本周调整,科创板... 本周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0.9%,科创100指数、科创综指均下跌1.3%,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
伊朗军方:若受攻击将“毁灭性打... 美国情报机构报告显示,以色列或在近期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对此,伊朗革命卫队发言人纳伊尼22日发...
原创 全... 这两天网上开始流传一张“歼-20垂直起降型”试飞的照片,大量自媒体账号开始狂编乱造,说啥的都有,还有...
今年前4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本周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1.1%,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0.2%。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网...
欧美股市集体下挫,纳指期货跌幅... 钛媒体App 5月23日消息,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欧美股市集体下挫,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2...
可控核聚变板块本周涨幅居前,关... 本周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亮眼,指数方面,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0.6%,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下跌0....
稀缺资源指数本周表现弱势,关注... 本周中证石化产业指数下跌0.8%,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3.2%。 每日经济新闻
沪市宽基指数本周微跌,关注上证... 本周上证50指数下跌0.2%,上证180指数下跌0.3%,上证中盘指数下跌0.5%。 每日经济新闻
热门板块本周表现分化,关注医药... 本周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1.4%,中证新能源指数下跌1.0%,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