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印巴冲突中,印度海军的航空母舰没有参与战斗,这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在4月下旬局势急剧升级时,印度海军的航空母舰如维克兰特号航母已迅速部署并驶向巴基斯坦方向,但在整个冲突期间,这些航母战斗群不仅没有投入实际作战,甚至连巴基斯坦的海岸线都未曾接近。实际上,这并非因为印度海军不愿参战,或是冲突本身不需要航母,而是因为印度海军未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发起攻击。根据巴基斯坦方面的公开信息,印度航母的每一次行动都被巴基斯坦紧密监视。
当巴基斯坦掌握了印度航母的动向后,局势变得更加明朗。印度航母上搭载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具有大约600公里的作战半径,按照标准作战模式,这意味着一旦印度航母发动攻击,它们就会进入巴基斯坦陆基战机的打击范围。同时,巴基斯坦不仅可以精确追踪米格-29K的每一个动态,还能够凭借枭龙系列战机和ZDK-03预警机的配合,在没有派遣高性能的歼-10CE战机的情况下,便可对印度海军的舰载机形成有效的压制,阻止其顺利展开进攻。鉴于这一形势,印度航母战斗群自然无机会投入战斗。
印度航母未能参战的背后深层原因是巴基斯坦先进的作战体系给印度航母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力。正是这种威慑,使得印度海军的航母无法轻举妄动,而巴基斯坦海军也没有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从而减轻了其地面部队的压力。回顾以往的印巴冲突,印度的航母曾多次给巴基斯坦造成巨大压力,但此次巴基斯坦首次体验到了拥有反航母打击能力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媒体提出了一个颇具胆识的提议:引进中国的轰-6K轰炸机与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
巴基斯坦智库《防御指数》在社交平台上提出,如果巴基斯坦空军能引进6至8架中国的轰-6K轰炸机,并为其配备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巴基斯坦就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远程空中打击力量,有效应对印度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巴基斯坦媒体认为,配备鹰击-21导弹的轰-6K不仅能对印度航母进行远程打击,还能够有效制约印度海军的航母,限制其行动范围。
从战术层面来看,这一提议并非没有道理。鹰击-21的射程超过1000公里,远超印度海军米格-29K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这意味着,巴基斯坦的轰-6K轰炸机能够在印度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覆盖范围内发起攻击。同时,鹰击-21的飞行速度接近10马赫,使得印度海军的防空系统,特别是配备巴拉克-8防空导弹的驱逐舰,几乎无法有效拦截这一导弹。此外,轰-6K的作战半径超过3500公里,配合鹰击-21的远程打击能力,能够实现5000公里以上的打击范围,限制印度航母的活动空间。
然而,尽管巴基斯坦媒体的设想具有战略眼光,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些困难。首先,轰-6K和鹰击-21并非常规的常规武器系统,鹰击-21的射程远超常规出口型导弹,这种武器组合可能会超出正常出口范围,并可能对地区军事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巴基斯坦很难获得这些装备。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更为实际的方案是继续保持现有中等规模且精锐的战斗力,而不急于引进轰炸机。只要巴基斯坦能够进一步提升现有战斗机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在预警机和先进战斗机的配备方面进行强化,便能够有效威慑印度的空海军。与其引进轰-6K和鹰击-21等重型武器系统,巴基斯坦更应关注如何提升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维持地区军事平衡,而不至于陷入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