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近期,随着政策端“反内卷”、地方化债提速及基建投资加码三大催化共振,周期资源板块估值修复预期升温。华创证券姚佩团队分析指出,当前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煤炭等央国企密集行业的市净率仍处于近10年低位,其中石油石化板块PB分位数仅11%,显著低于历史中枢。叠加下半年超3000亿元“两重”建设资金下达及万亿级水电工程开工,基建产业链订单增长有望直接增厚相关央企盈利,为估值修复提供基本面支撑。
在此背景下,港股国资央企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83%,较A股中证红利指数高出1.4个百分点,其相对10年期国债的股息溢价率达4.10%,凸显长期配置性价比。红利ETF港股(520900)紧密跟踪该指数,指数成分股以石化、通信、交运、煤炭等行业龙头央企为主,截至7月28日指数市盈率仅8.8倍,股息率高达5.83%,显著优于恒生综合指数3.17%的股息水平,呈现“高股息+低估值”双重特征。
从历史表现看,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长期超额收益显著。自2017年初至2025年7月28日,其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达128%,年化夏普比率0.55,优于同期恒生指数58%的涨幅;成分股盈利稳定性同样突出,过去十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增速12%。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股息率中枢从2015年的3%-4%大幅提升至2023-2024年的7%-9%,反映出央企分红能力的持续增强。华创证券表示,随着地方化债推进改善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修复或进一步强化分红潜力。
作为布局港股国资央企红利资产的高效工具,红利ETF港股(520900)及其场外联接(022719/022720)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配置港股通央企龙头的便捷渠道。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涵盖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等高分红企业,其中能源与通信央企权重合计超50%,或充分受益于资源品价格回暖和数字基建投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权益市场流动性宽松环境下,红利资产既能通过稳定现金流对冲波动,又可分享估值修复收益,而相关品种凭借更高的股息溢价和政策催化优势,是中长期战略配置的重要选择。(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