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巴西的邮政系统迎来了一个沉重的包裹,包裹中装满了密密麻麻的关税清单。政府官员在翻阅文件时,眼前的数字犹如炸雷一般爆响。关税猛增,出口受限,清单上数百个产品的名字清晰地列出,咖啡、牛肉等巴西重要出口商品赫然在列。这一举措并非贸易纠纷中的轻微波动,而是点燃了一场震动全球的大火。特朗普出手了,50%的惩罚性关税瞬间生效,且豁免条款稀薄得像纸,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让人无法忽视。面对这一来自大洋彼岸的重击,巴西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2025年8月1日,华盛顿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份公告,特朗普签署了新的行政命令:自即日起,对所有来自巴西的非豁免类商品征收50%的“互惠惩罚性关税”,而仅有700多个商品被暂时豁免。对于巴西来说,这份公告不仅仅是关税的增加,它同时伴随着一项制裁——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对巴西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亚历山大·莫拉埃斯施加个人金融制裁。这个决定不仅让巴西感到震惊,也让国际社会为之哗然,因为它不仅影响贸易,还将一个在职的外国司法官员拉入了美国的外交制裁名单,几乎等同于对巴西司法系统的不认可。
追溯这一决策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的线索其实早已有迹可循。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了一个新的政策——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所有进口商品设定了10%的基线关税,并预告可能对部分“政治敌对国家”加大税率,巴西正是其中之一。特朗普之所以对巴西动手,主要原因在于他对卢拉政府在博索纳罗案件中的“政治追诉”态度极为不满,尤其是2024年底,博索纳罗被判刑后,迅速引发美国国内右翼媒体的炒作,指责巴西进行了“司法清算”和“民主左转”。而这个案件的关键人物正是法官莫拉埃斯。于是,制裁与关税一起,像一个带有政治炸弹的包裹,于8月1日早晨被投向巴西。
当天,路透社发布了特别报道:“美国对巴西商品征收50%关税,并对法官莫拉埃斯实施金融制裁。”报道称,这是美巴关系“30年来最严重的下行时刻”。与此同时,财经领域也开始迅速反应。纽约商品交易所巴西咖啡期货价格在一小时内下跌了3.7%,橙汁期货价格跌幅接近2%。股市分析师指出,这并非因为商品本身价值下降,而是因为后续的运输和清关成本飙升,而消费税将由买家承担,带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巴西,经济部已经开始接到初步的税则清单草案。仅第一版清单就包括了牛肉、糖、咖啡、化工原料、汽车零件、建筑木材、金属制品、皮革制品等十几种关键商品。关税范围非常广泛,且附加税率较高,几乎没有太多修改的空间。而豁免的商品只有700项,主要集中在航空零部件、医疗设备、橙汁浓缩液、石油设备和部分造纸原料。这显然是特朗普在某些关键领域作出的妥协,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全面打击并未放松。
不仅如此,这一政策的出台给特朗普的选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武器”。他不需要经过审议即可随时调整关税政策。这让记者们开始询问这一行政命令是否会波及其他南美国家,特朗普的幕僚回答:“今天是巴西,明天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看他们表现。”这一言论迅速在巴西传播,成为当晚的热点话题。
当日下午,巴西的主要城市——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根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5万人走上街头,举起横幅,表达他们的愤怒。一些人身着牛仔服,举着“贸易不是武器”的纸牌;有的身披巴西国旗,喊着“别让农民埋单”;还有人在广场上焚烧特朗普和博索纳罗的纸板像,以示抗议。媒体迅速报道,巴西最大的报纸《圣保罗页报》将标题定为:“贸易战开始,我们准备好了吗?”然而,巴西政府的回应则显得更加克制和坚定。总统卢拉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后,并未立即发表声明,而是由外交部长安东尼奥·阿尔梅达率先发声,明确表示:“这些行为已经越过了贸易范畴,触及了国家司法独立的底线。”
次日,卢拉亲自亮相。他没有直接批评特朗普,也没有公开挑起冲突,而是用简短的声明表达了冷静而坚决的态度:“巴西不接受外部干预司法,也不会让国家政策屈服于其他国家的政治操控。”这番话语透出了冷静且坚定的姿态,巴西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传达了不容侵犯主权的决心。
此次关税政策的影响深远。2024年,巴西向美国的出口总额约为350亿美元,其中咖啡、牛肉、橙汁、木浆、铁矿石和皮革制品占比超过60%。这次关税波及的出口规模约为220亿美元,占全额贸易的63%。这对巴西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可能对GDP增长造成显著拖累。
巴西政府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经济部紧急成立了“贸易缓冲专组”,并提出三条应对路径:一是与美方重启对话,争取分类豁免;二是加大对欧盟和亚洲市场的出口,借助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三是启动国家出口补贴,尤其是针对咖啡、肉类和化工产品。尽管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但民众的愤怒情绪并未消退。部分民众选择在沉默中减少生产,延长仓储合同,等待政策的变化。
然而,这场风暴的冲击不仅限于巴西的经济。全球市场的反应也随之而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连续下跌,巴西IBOVESPA指数下跌近8%。而在美国,道琼斯指数也受到了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预警,如果巴西无法在短期内与美国达成妥协,其2025年GDP增长预期将从3.4%下调至2.3%。这一变化将影响全球多个国家的粮食价格和通胀结构。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这一政策意味着家庭支出将增加,尤其是在食品、日用品和能源方面。
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我愿意与卢拉总统进行谈判,我的电话始终畅通。”但他随即强调:“如果巴西想合作,必须表现得像一个盟友。”尽管外交局势仍在不断演变,但显然,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