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晤的是特朗普与普京,率先遭殃的却是莫迪?25%的关税基础上,因为石油再背25%,若干被美征收关税的国家中,印度的50%已经可以说是相当高了,结果美国还不满意,贝森特威胁,若美俄元首会晤进展不顺,美国可能会再度提高对印度的次级关税税率,莫迪还在为9月份访美而努力,白宫方面对印冷水泼了却是一轮又一轮,关键时刻,中方为印度送上两则好消息。
首先,“次级关税”不该成为被提倡的行为,它的出现,更像是特朗普对关税的升级,从一棍子打死变成了有目标的针对,更方便特朗普在相关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以与印度的关系为例分析,莫迪一贯秉承的就是“平衡政策”,特朗普对此心知肚明,却突然就印度与俄罗斯的石油关系发难,这恰能说明,制裁生意不是目的,特朗普真正要的,是莫迪在农产品领域为美国打开市场,也是印度在关键时刻要给美国面子的警告。
归根结底,美印局势新一次的升温,只与两件事有关:一方面,农业是印度的根基,农民是执政的定心丸,莫迪不想在农业领域为特朗普让利,另一方面,印巴爆发边界冲突又迅速进入停火谈判后,美方抢先站出要调停之功,莫迪没给特朗普面子,直言美方发言不属实,特朗普一下子沦为了舆论的笑柄,这口恶气,特朗普肯定是要找机会发泄的。
然而,将对印度的“次级关税”与美俄元首会晤的结果挂钩,显然这又是美国的一招布局,从前期在舆论中唱衰的节奏来看,对与普京的会晤,美方心知肚明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东西,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还是同样的问题,对极其看重面子的特朗普来说,他必须找到一个点证明自己的“伟大”,而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对印度下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解释了,为何会晤还未发生,贝森特就能做出谈判不顺的预测,不过,提高次级关税税率的威胁很大可能只会停留在口头,美国真正想实现的,更可能只是用威胁逼迫印度妥协,一方面,印媒已有知情人士透露愿在关键领域做出妥协的消息。
另一方面,莫迪自诩强硬,实则在为面见特朗普想方设法,据传他想在出席9月份的联合国大会期间实现与特朗普的会晤,莫迪的急切证明了威胁有效,而只是威胁就能起到既定的效果,特朗普自然也不会再升级行为,他也怕强硬过了头,美印关系就没有了转圜的空间。
至于印度,眼下莫迪该是一个头两个大,他既担心关税会在50%的基础上再加码,又担心9月没有机会与特朗普会面,关键时刻,中方给印度送来了好消息,其一是王毅的访印行敲定了下来,时间就在8月18至20日,此次奔赴,主要是为了讨论中印边界问题,过去几年这一问题也是横亘在中印之间的主要问题,若这件事解决好了,中印之间的紧张局势自然会降温不少。
第二则好消息则与经济直接相关,彭博社消息,中印最早下个月就能恢复直航,据悉印度政府已经对航空公司下发了短时间内做好开通飞往中国航班的准备,对于这件事,中国外交部在14日给出了正向的回应,肯定直航更方便中印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可以预见的是,人流通了,经济很快就能活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让印度不得不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中方的好消息来的正是时候,但就莫迪而言,不到最后一刻,他肯定是不会放弃恢复与美国的关系。
然而,不管莫迪缓和与华关系时所打的算盘是什么,对中方而言,结果明显是更重要的,印度不滋生事端对中方而言就是好消息,这也是中方愿意给予正向回馈的主要原因,至于特朗普,他大有从滥用关税转向滥用“次级关税”的趋势,关键是,关税制裁正在失效,特朗普若继续一条路走到黑,比“美国再次伟大”率先到来的,肯定是美国在经济上的崩溃,高关税伴随的往往不是妥协,更多时候还是经贸合作上的停滞,对国际供应链也会产生非常复杂的印象,与全世界为敌的后果,特朗普真能承受得住吗?【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上一篇:关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