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最新证实了印度空军未来的采购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印度曾打算向美国采购F-35战机,向俄罗斯购买苏-57的加强版,还希望从法国持续增购“阵风”战斗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计划都发生了变动。最终,印度决定投入74亿美元,采购本国制造的97架“光辉”战机。这一决策显然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展现了印度在军备自主化方面的决心。

“光辉”战机的研发历程可谓曲折而艰难,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技术挑战,创下了许多不光彩的记录。这款战机在结构上设计相对简单,但整体性能却并不稳定,频繁发生事故,战斗能力也较为薄弱。尽管如此,印度媒体和官方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极力推崇这款战机,甚至将其形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光辉”战机将成为印度空军的骄傲。

在应对巴基斯坦的空战威胁上,印度的战略似乎是依赖于“光辉”战机的批量化生产。尽管这款战机自诞生以来就未得到印度空军的充分信任,其小巧的机体设计、有限的载弹量和相对落后的雷达火控系统,导致其机载武器的性能存在诸多问题。种种的技术瓶颈和设计缺陷使得“光辉”战机在这条道路上举步维艰,似乎始终难以突破重重困扰。

国防自主化的大背景下,印度选择放弃引进先进的外国战机,而将重心转向大量采购其本土生产的武器装备。虽然从印度自身的角度看,这样的决策有其合理性,毕竟“光辉”战机是印度自家制造的产品,象征着“印度制造”在军事领域迈出的关键步伐。然而,面对其乏善可陈的实际作战能力,外界对此仍然充满了忧虑和质疑。 眼下,印度在其空战武器装备的系统化布局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经过三十多年的研发,战斗机的技术进步与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矛盾。此外,印度空军在预警机、数据链等领域的空战体系尚不齐全,导致其整体作战能力面临考验。因此,如今采购低端的“光辉”战机,势必让巴基斯坦方面感到十分宽心。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军队已经装备了来自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霹雳-15导弹以及ZDK-03预警机,形成了对印度先进战机的显著优势,并在多次空中对抗中获得了关键性的战果。如果印度真的将“光辉”战机作为主力战机来对抗,那么巴基斯坦在空战中的优势则会愈发明显。

展望未来,如果巴基斯坦进一步购入中国的歼-35战斗机、空警-500预警机及新一代的远程霹雳导弹,其空中优势将更加凸显。印度在武器装备采购上的摇摆不定、在选择外国技术时的困难,以及对国产武器实际性能的高估,都让人感到难以捉摸。

总的来说,这种局面展现了典型的“印度模式”。利于巴基斯坦的是,如果印度空军继续大规模引入这些性能不佳的“光辉”战机,未来在空战中,巴基斯坦将会有更大的胜算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