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上英国霸权的确立标志就是17世纪英国为争夺海上霸权颁布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法案。
而此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气不过,还跑去和英国人打了一仗,结果战败了,也因此彻底失去海上霸权。
没想到几百年之后,我们也要开始搞航海法案了,但是我们这次是被逼无奈!
美国对华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包括:中国建造、拥有、运营的船只。
中国对美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包括:美国建造、拥有、运营、持股25%以上、挂国旗的船只。
虽然中国征收的范围广,但因为美国造船业、航运业比例很低,因此对美国航运的压力有限。同时,由于美国港口总吞吐量只占世界总港口吞吐量的5.5%,因而美国的手段影响也有限,无法实现摧毁、遏制中国造船业、航运业的战略目的。
但是这件事滑稽的是两个大打出手的国家,可能影响有限,反而其他的一些国家会遭受重创,比如韩国,比如日本!
中日韩三国占据了全球造船业95%以上的份额,美国的政策是为了打击中国造船业,客观上扶持了日韩造船业。特别是韩国造船三巨头HD、韩华,三星重工,本身在经济危机时候就被美资大量收购股份,
最近又在李在明总统的要求下,联合韩国造船海洋成套设备协会成立工作组,推动1500亿美元规模的MASGA项目,涵盖美国船厂建设、人才培养及海军维护业务。也就是韩国正在帮助美国重建造船业。
“25%”这个数字应该不是随便给出的,很大概率日韩的那些大型造船公司,美国持有的股份大于25%。
美国想要打击中国造船业,中国就打击日韩造船业,不会让日韩吃掉中国的造船业份额。
24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港口排名中,前25名中国占据21位,美国为0。由此可知,船运公司更加需要中国而不是美国。
综上,这次中美较量,真正吃亏的会是日韩,我们反而不会输。
我现在有种感觉就是我们已经不怕美国出招,反而有点期待美国出招了。
为什么这么说?美国出招后,我们反制措施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这说明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9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发难,一口气将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限制名单,其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是重灾区。
中国当然早就做好了准备,当即做出了反击,宣布对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并针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的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高通挥舞着专利大棒,在国内吃的盆满钵满,现在到了吐出来的时候了。高通股价盘前应声下跌。
不光高通,咱们在多个领域“先下手为强”。针对14nm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相关的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而且不光管制产品,连使用中国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来的稀土,一律管制。任何含有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制造的物项,在出口到第三国前必须获得许可。这次是第一次进行标准的“美式”长臂管辖。境外制造、第三国流转、甚至间接使用中国技术都要经过审批。“寇可往,吾亦可往”。
而且这次也不再是单点出击,而是一套组合拳。看看十月九号密集发布的这一连串公告,包括锂电池及锂电池技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物项,反无人机技术、超硬材料等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连环反制。
这当然只是前菜,如果美国人不悬崖勒马,我们还能继续帮美国和他的小弟们一起加速去产能。
美国不想体面的当世界老大,到处蝇营狗苟。我们就帮他们体面体面。
美国打七寸的这套有效吗?的确有效。但美国已经不是当年占到全球一半GDP的大牛了。
按挤掉“向虚”的实际经济体量,美国已经不足全球两成,而考虑的进出口贸易,美国的体量更不足以呼风唤雨。美国进口额不过全球的16%,比中国出口额还少两个点,用16%的货运量,颠覆全球航运市场?别搞笑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美前几个回合,咱们没落下风。这次也不会例外。跟川子打交道一定要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
对等反制而已,你做初一,千万别等十五,必须得立马跟着做初一,君子报仇一刻都不等。对于这种东西,你就需要啪啪打他的脸,让他一点儿面子都没有,颜面无存。他下回才能忌惮你。现在就应该对美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进攻,把美国搞烂,根据我的分析,美国这个性格以及美国政府现在这个情况,政府都停摆了,商量的人都没几个,应该是没啥预案,随时能让他们猝不及防!